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选择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下面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A.用钨作为白炽灯泡灯丝的材料
B.用塑料作为插座外壳的材料
C.用铝合金作为制作飞机的材料
D.用橡胶作为汽车轮胎的材料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重庆市开县初二上期期末质量监测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红同学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特点”的实验中:
(1)如图所示,她的操作存在错误,请指出其中两处错误: ; 。
(2)小红纠正所有错误后,在水温到达89℃时开始每隔2分钟做一次温度记录,并描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 。
(3)小红觉得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偏长,请你给她提出一条改进的措施: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给下列各空填上合适的单位: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4 ;一瓶可乐的体积为0.35 ;一枚硬币的质量约6 ;教室中的空气质量约24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两种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方法①:相同路程比时间;方法②: .物理学用速度描述运动快慢,公式为v =s/t,这种方法与日常方法 (①/②)是相同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兴化顾庄等三校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了她在水球中的“倒影”,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若王亚平距水球变远,“倒影”会变大
D.照相机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7分)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笛子是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悠扬的笛声是由于空气 而产生的,我们能辨别笛声和琴声,是因为他们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如图所示的标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这是在 处控制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泰安泰山区(五四制)初三上期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图为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某一冲程的示意图,它表示的是
A.做功冲程
B.压缩冲程
C.吸气冲程
D.排气冲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