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在外力作用下,压电陶瓷发生形变时,就会在它的两个相对表面上形成一定的电压,这种现象称为正压电效应.相反,当在其电极上加上一定电压就会发生形变,这种现象称为逆压电效应.如图所示,将该压电陶瓷挤压时,发现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此时压电陶瓷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它的上侧是负(正/负)极,它应用了正(正/逆)压电效应.

分析 通过外力使压电陶瓷发生形变,从而产生电压,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电流时,电流必须从电流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否则指针会向左偏转,损坏电流表.根据题意可做出判断.

解答 解:由题意可知,将该压电陶瓷挤压时,发现电路中的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此时压电陶瓷片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闭合开关,将该陶瓷片向下挤压时,发现电路中的电流表向右偏转,说明与正接线柱相接的一侧--陶瓷的下端是正极,与负接线柱连接的一侧--陶瓷的上端是负极.这一过程应用了正压电效应.
故答案为:电;负;正.

点评 此题属于创新题,以陶瓷材料的压电效应考查电流表的使用方法,需要掌握电流表的使用规则,还要读懂题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三个人步行的速度:甲为1.8km/h,乙为63m/min,丙为1m/s,比较他们的速度,则(  )
A.V>V>VB.V>V>VC.V>V>VD.V>V>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在盛有热水和冷水的两个玻璃杯中,同时分别小心地滴入两滴红墨水,不要搅动杯子中的水,观察到的现象是:热水杯中墨水扩散快,冷水杯中墨水扩散慢.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小于R2的最大阻值,当滑片P从a向b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减小
B.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都增大
C.电压表示数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增大
D.电流表示数和电压表示数乘积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某小组同学在学习了大气压强后,在阅读课外书籍时,了解到在海拔2000米以内,大气分布可以认为是均匀的.同学们受到启发,对比前面所学习的液体压强知识,通过实验进一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变化与大气压强的变化情况.表一是同学们测量的水内部不同深度的压强,表二是同学们利用托里拆利实验测量不同海拔高度时,水银柱的高度,并计算出了对应的大气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变化量.(水密度1.0×103千克/米3,空气密度1.29千克/米3,汞的密度13.6×103千克/米3
表一(水内部压强)     
实验
序号
深度
(米)
压强
(帕)
100
219800
3219600
4329400
5439200
6549000
表二(大气压强)
实验
序号
海拔高度(米)汞柱高度(毫米)
 
汞柱变化高度变化量(毫米)大气压强(帕)大气压强变化量(帕)
7076001012930
8127591101160133
9247582101027266
10367573100894399
11487564100761532
12607555100628665
①液体压强与大气压强的共同点:均向各个方向(都是由于重力而产生的)(说明一种情况即可)
②分析比较表一实验序号1、2、3、4、5与6数据中压强与深度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水内部的压强与所处的深度成正比.
③分析比较实验表二序号7、8、9、10、11与12数据中大气压强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大气压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且大气压与海拔高度不能(选填“能”或“不能”)成反比.
④分析比较实验序号7、8、9、10、11与12数据中大气压强的变化量与海拔高度的变化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海拔高度2000米以内,大气压强的变化量与海拔高度成正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是小芳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装置.
(1)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黑暗(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的环境下进行.
(3)在蜡烛A所在侧透过玻璃板观察到另一侧蜡烛A的像,并移动玻璃板后面完全相同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所成像重合,看上去蜡烛B也被点燃,以此可以确定蜡烛A所成像的位置.他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是等效替代法(选填“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或“理想模型法”),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像与物大小相等.
(4)实验时,小芳同学应在M(填“M”或“N”)侧观察蜡烛M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M的像时,看到在像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玻璃板比较厚,蜡烛经过两个反射面都会形成像.
(6)经过三次实验,记录的像A'、B'、C'与物A、B、C对应的位置如图13乙所示.为了得到更多的实验结论,接下来小明应该进行的操作是:连接像与物的对应点,判断连线与镜面是否垂直.
(7)如果玻璃板没有与桌面垂直,会出现有可能找不到像,无法确定像的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6.(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画出图甲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2)请你画出图乙中光线从空气斜射至水面上大致的折射光线.
(3)请在图丙中画出光经过凸透镜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一列质量为1×103t的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整列火车受到的阻力是9×103N.火车行驶1h,重力做功是0J,机车牵引力做功1.62×109 J,牵引力的功率4.5×105 W.(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结果是:18.5cm,15.4cm,15.6cm,15.5cm,15.6cm,则这物体的长度是(  )
A.0.1525mB.155.3mmC.1.55dmD.16.1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