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上某高处有一竖直的避雷针,当带有正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的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则此时地磁场对避雷针作用力的方向为(  )
分析:赤道上方地磁场的方向是水平向北的,带正电的乌云经避雷针放电,电流方向向下,根据左手定则判断地磁场对避雷针作用力的方向.
解答:解:磁场水平向北,电流竖直向下,由左手定则可知磁场力方向向东.
故选A.
点评:知道避雷针中电流的方向、赤道上方磁场方向是解题的前提,熟悉左手定则的内容并灵活应用左手定则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8?芜湖)科学研究经常需要猜想与假设.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不是主观臆测,它总伴随着理性的分析和科学的思考,并有待进一步的实验检验.
(1)19世纪20年代,以塞贝克为代表的科学家已经认识到:温度差会引起电流.安培考虑到地球自转造成了太阳照射后地球正面与背面的温度差,于是提出如下假没:地球磁场是由绕地球的环形电流引起的.若规定地磁场N极与S极在地球表面的连线称为“磁子午线”(如图所示),则安培假设中的电流方向应该是(
B
B

A.由西向东垂直磁子午线;    B.由东向西垂直磁子午线
C.由南向北沿磁子午线;      D.由北向南沿磁子午线
(2)和物理学家们一样,在初中物理的科学探究中,我们经常要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进行猜想与假没,对某种物理现象作出试探性的解释.回顾你的物理学习历程,列举一个自己经历合理猜想并继而通过实验得到成功验证的学习案例,要求写出猜想的内容和依据,并简要说明实验验证的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8?包头一模)“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首先将被送入一个地球同步椭圆轨道,这一轨道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公里,最远为7万公里,探月卫星将用26小时环绕此轨道一圈后,通过加速再进入一个更大的椭圆轨道,距离地面最近距离为500 公里,最远为12万公里,需要48小时才能环绕一圈.此后,探测卫星不断加速,开始“奔向”月球,大概经过83小时的飞行,在快要到达月球时,依靠控制火箭的反向助推减速.在被月球引力“俘获”后,成为环月球卫星,最终在离月球表面200公里高度的极地轨道绕月球飞行,开展拍摄三维影像等工作,11月20日开始传回探测数据.如图所示,左图为火箭升空,右图为嫦娥运行路线图.
(1)巨型运载火箭将“嫦娥一号”飞船平地托起,直冲云天:火箭在加速上升过程中,机械能
增大
增大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这个能量是由燃料燃烧释放的
能转化过来的.由于地球在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在升空后应向
偏东
偏东
方向飞行(选填“偏东”或“偏西”).
(2)卫星与火箭成功分离前,卫星相对运载火箭是
静止
静止
的;在飞船中,卫星是通过
电磁波
电磁波
波接受地面的指令.
(3)经过8次变轨后,于11月7日正式进入工作轨道.11月18日卫星转为对月定向姿态变轨(改变运行高度、运行方向).这是运用了物理学中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的原理.卫星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是为卫星提供能源的装置.它的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
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的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
(1)运载火箭用液态氢为燃料,是因为
氢的热值大
氢的热值大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为节省燃料,火箭从地面升空后应该向
偏东
偏东
(填“偏东”“偏西”)方向飞行.
(2)11月5日,“嫦娥一号”沿地月转移轨道到达月球,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P点进行了第一次“刹车制动”,被月球捕获而进入椭圆轨道Ⅰ绕月飞行,如图所示.之后,卫星在P点又经过两次“刹车制动”,最终在距月球表面200km的圆形轨道Ⅲ上绕月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填选项)
A.卫星沿轨道Ⅰ经过P点的速度最大
B.卫星沿轨道Ⅱ经过P点的速度最大
C.卫星沿轨道Ⅲ经过P点的速度最大
D.卫星沿三条轨道经过P点的速度一样大
(3)“嫦娥一号”是通过喷射燃气来实施变轨控制的,请写出应用的两条力学原理: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地球由西向东自转,赤道上某高处有一竖直的避雷针,当带有正电的乌云经过避雷针的上方时,避雷针开始放电,则此时地磁场对避雷针作用力的方向为


  1. A.
    向东
  2. B.
    向南
  3. C.
    向西
  4. D.
    向北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