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科学家在对蝙蝠的研究中,曾经用黑布将蝙蝠的双眼蒙上,发现蝙蝠也可以很正常地飞行,没有受到一点影响,这是因为 ( )

A.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次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B. 蝙蝠的眼睛会发出超声波,穿透黑布,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 蝙蝠在飞行时会发出超声波,根据回声定位原理来飞行

D. 黑布太薄会透光,蝙蝠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黑布外面的目标

C 【解析】解答:蝙蝠在飞行时发出超声波,碰到障碍物时就会被反射回来。蝙蝠接受超声波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判断出障碍物的方位以及与自己的距离,从而保证正常飞行,因此ABD错误C正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五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传播 题型:填空题

2005年被定为"国际物理年",4月18日(爱因斯坦逝世50周年纪念日)举行了主题为"物理照耀世界"的全球性光信号接力活动。从美国普林斯顿发出一束光,经太平洋到我国上海,并在我国各省市传递后回到普林斯顿,历时正好一天(8.64×104s)。这个过程中,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__________m。(在全过程中光的传播速度取3×108m/s)

2.6×1013 【解析】解答:光传播的总路程约为S=vt=3×108m/s×8.64×104s2.6×1013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下列两个实验都是为了演示“碘的升华”而设计的.参阅表中几个温度的数据,

你认为实验方案 ______更好些(填数字),你的理由: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_______(高于/低于/等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先 ______ 再_________ 变成气态的 现象,不能说明“碘的升华”.

实验1

实验2

在试管内装入碘的固体颗粒,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装了固态碘的试管,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在试管内放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气.

碘的熔点:114℃

碘的沸点:184.3℃

水的沸点:100℃

酒精灯火焰:500℃左右

2 高于 熔化 汽化 【解析】因为酒精灯火焰的温度高于碘的熔点、沸点的温度,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沸腾,不能说明“碘的升华”;热水的温度低于碘的熔点、沸点温度,不可能使碘发生熔化和汽化,因此实验二更好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各图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 钢尺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C. 街头设置噪声监测仪可以减弱噪声 D. 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传递能量

B 【解析】A. 敲击大小不同的编钟其振动快慢不同所以音调不同,因此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B、响度与振幅有关,钢尺振动的越快响度越大.故B正确;C、噪声监测仪可以监控噪声污染,但不能减弱噪声污染.故C错误;D、超声波具有很强的穿透性,所以B型超声波诊断仪可以用于医疗观察,利用的是声音传递信息.故D错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5 m/s B. 学生期末考试试卷厚度大约150 nm

C.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D. 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 cm

D 【解析】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10张纸的厚度大约为1mm,学生期末考试试卷厚度大约,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C、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新铅笔的长度略小于20cm,在18cm左右。此选项符合实际。 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北师大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一本通同步作业:第四章声现象第四节超声波 题型:填空题

空难发生后,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实际上就是利用了________来测距定位的,同时也说明______可以传声。

超声波 液体 【解析】解答:搜救人员运用声呐设备探测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时,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坠入大海中的飞机残骸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可以求出飞机残骸在大海内的深度和位置,实际上就是利用了超声波来测距定位的,同时搜救人员的这种做法也说明了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小强按正确方法操作,如图是他实验中的情景,下表是他记录的一组数据。

(1)由表中数据可计算出,滑轮组对钩码做的有用功为______J,人做的总功为_______J。

(2)对以上两个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其不合理之处是______________;结合测力计放大图,可知小强的错误是___________

(3)在该次实验中,所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应该____________。

0.1 0.06 有用功大于总功 测力计的示数读错 83.3% 【解析】 (1)W有=Gh=2N×0.05m=0.1J,W总=Fs=0.4N×0.15m=0.06J;(2)提起重物时,对动滑轮、绳子、摩擦做的功不能避免,有用功总小于总功,现在有用功大于总功,实验中有不合理之处。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2N,示数是0.8N.故小强的错误是测力计的示数读错了;(3) 有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用滑轮组提升物体,当绳子自由端被拉下了2m时物体升高了0.5m,物体的质量为20Kg,若不计动滑轮重力和摩擦阻力,则拉动绳子的力应为:

A. 5N B. 40N

C. 49N D. 98N

C 【解析】绳子自由端被拉下2m时,物体升高了0.5m,则n==4,说明有4段绳子在拉重物。故拉力为物体重力的四分之一,即:F=G=mg=×20kg×9.8N/kg=49N,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必刷题金卷--专题五 透镜及其应用试卷 题型:单选题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跟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

B. 当u=15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当u=25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D 【解析】因为当u=v=2f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由图知道,u=v=2f=20cm 时,所以f=10cm,故A不符合题意;当u=15cm时,2f>u>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不符合题意;当u=25cm时,物距u>2f,像距2f>v>f,应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规律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故C不符合题意;物体从距凸透镜10cm处移动到30cm处的过程中,凸透镜的物距大于焦距,成实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