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在研究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后,小明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他用水平拉力F,使细棒沿逆时针方向缓慢转动,当他把棒由位置A拉到位置B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拉力F不变,F的力臂变大

B.拉力F变大,F的力臂不变

C.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小

D.重力G不变,G的力臂变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回顾实验和探究:
(1)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时:
研究课题 杠杆平衡条件
器材 铁架台、杠杆、细线、
钩码
钩码


步骤与方法
1.实验时,先调节横梁两端的
平衡螺母
平衡螺母
,使杠杆平衡;
2.在杠杆两端加挂
不同数量的钩码
不同数量的钩码
,并调节位置,使杠杆平衡;
3.记录测得的数据;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结论 杠杆平衡时,
F1L1=F2L2
F1L1=F2L2
(2)在探究“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时,准备了如下器材:小铁块、细线、盛满水的溢水杯、小桶和
弹簧测力计
弹簧测力计
.实验步骤如下:
①测出被排开的水所受的重力G
②把小铁块浸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并用小桶收集小铁块所排开的水;同时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算出物体所受浮力F=
G-F
G-F

③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铁块所受的重力G;
④分析数据,得出结论:F
等于
等于
G
上述步骤的正确排序为:
③②①④
③②①④
.请将步骤中空格填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2?雨花台区二模)小明同学探究杠杆平衡条件:(不考虑杠杆自重和摩擦)
(1)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则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三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如下:
实验序号 动力F1(牛) 动力臂L1(厘米) 阻力F2(牛) 阻力臂L2(厘米)
1 2 4 2 4
2 4 6 3 8
3 8 4 6

①小明用如图甲所示进行第3次实验,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动力F1=
3.6
3.6
N.
②分析三次实验数据,发现第3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示数偏大,检测弹簧测力计发现完好无损,原因可能是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力臂变小
弹簧测力计没有竖直向下拉,力臂变小

(3)小明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了杠杆平衡条件.生活中的钓鱼竿应用了该实验中的第
2
2
次实验原理.
(4)在许多物理实验中,通常也要进行多次实验,如:①“研究凸透镜成像”时要多次改变物距找像;②“测量物体长度”时多次测量;③“研究并联电路电流规律”时换用不同灯泡多测几组数据;④“用电压表、电流表测电阻”,测量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其中与小明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相同的是
D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下表是小王“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记录的部分测量结果,请在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值.(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
实验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cm 阻力F2/N 阻力臂l2/cm
1 0.5 8 1 4
2
2
2
6 1.5 8
(1)如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的左端下倾,应将杠杆右端的螺母向
(“左”或“右”)边旋一些.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的目的是
便于测量力臂
便于测量力臂

(2)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

(3)古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首先总结了杠杆平衡条件,据此,他发出了“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起整个地球”的豪言,他的设想
(“有”或“没有”)道理,经过努力能实现吗?
不能
不能
;为什么?
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没有这么长的杠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进一步探究:
小明同学在回顾了前面所研究的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发现作用在杠杆上的力只有两个,他想如果是多个力作用在杠杆上,杠杆满足什么条件才能平衡呢?他请教老师,老师告诉他力F和力臂L的乘积叫做力对转动轴的力矩,用M表示,单位是N?m.在此基础上他对几个力围绕O点转动时平衡情况进行了三次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并将实验数据记录于下表:
实验次数 顺时针力矩/(N?m) 逆时针力矩/(N?m)
M1 M4 M1+M4 M2 M3 M2+M3
1 0.4 0.8 1.2 0.5 0.7 1.2
2 1.0 1.4 2.4 1.2 1.2 2.4
3 0.6 0.2 0.8 0.3 0.5 0.8
由此得出杠杆在几个力作用下围绕O点转动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顺时针的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的力矩之和
顺时针的力矩之和等于逆时针的力矩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