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寒冷的冬天早晨,小明的父亲驾驶汽车在在路上行驶,不一会儿汽车前挡风玻璃的内侧就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而成的,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小明父亲应该开启空调热(选填“冷”或“热”)风.

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 解:挡风玻璃的内侧就出现了一层“白雾”,这是由于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为了尽快消除“白雾”,你认为小明父亲应该开启空调的热风,从而提高温度,汽化加快.
故答案为:液化;热

点评 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对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要有所了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是定值电阻.当将一个“6V3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是,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若换一个“6V 6W”的小灯泡接在a,b两点间,则这个小灯泡(  )
A.比正常发光亮些B.比正常发光暗些C.能正常发光D.灯丝将会被烧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质量为1千克的水,全部结冰以后,体积变大了,冰质量是1千克.如果1千克的水全部变成水蒸气,则水蒸气的质量是1千克.根据以上事实说明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9.一列长300m的火车通过长1500m桥用了1.5min,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多少m/s?合多少km/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
(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处,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缩小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生活中的照相机就是利用了这样的成像原理,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的实像(选填“倒立”或“正立”)接着将蜡烛远离凸透镜,则应将光屏靠近(选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若在实验中发现光屏上所成的烛焰的像偏上,为了能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向上调节烛焰的位置.
(4)张老师用发光二极管制作了一个“F”行光源(如图2)代替蜡烛放在30cm刻度处,则光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应该是图2中的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14.(1)在如图1中,根据给出的反射光线OB画出入射光线AO,并标出入射角及其度数.
(2)光线L射到某平面镜上,使其沿水平方向传播,如图2所示.请在图中画出所需平面镜的位置(要求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
(3)如图3所示S为一个点光源,A为平面镜的一点试画出光线被平面镜反射后,经A点的光路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两个完全相同的滑轮,其重力均为10N.分别用如图所示的两种方式,用同样的时间,把质量相等的重物G提升了相同的高度,所用的拉力分别为F1、F2,拉力做的功分别为W1、W2,拉力的功率分别为P1、P2,机械效率分别是η1、η2(忽略绳重与摩擦),下列关系式确的是(  )
A.F1<F2 η12B.F1>F2  η1>η2C.W1>W2  P1>P2D.W1<W2  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工人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从一口枯井中提起质量为6kg的物体,他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水平向右的拉力F拉绳,重物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g取10N/k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0-1s内,拉力F做的功为75JB.动滑轮的重力30N
C.在2-3s内,滑轮组的机械效率62.5%D.在2-3s内,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20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晓红在早上9:00利用太阳光进行观察某凸透镜焦点的活动.她将这个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她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你认为该活动过程存在的问题是: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上;
(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放大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能(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左(填“左”或“右”)移动;
(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123456
物距(cm)806030201510
像距(cm)11.51215203040
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6次数据是编造的;
(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没有(填“有”或“没有”) 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