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地震时伴有次声波产生;医生用的“B超”是利用超声波获得信息.家用电视机的遥控器通过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臭氧层能吸收大量紫外线,避免地球生物受到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分析 (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高于20000Hz的是超声波,低于20Hz的是次声波,地震前夕发出次声波,人感觉不到,动物能感觉到;超声波的频率很高,具有较大能量,也有很强的穿透性,在医学领域有很多应用
(2)在红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红外线,我们可以使用红外线制成红外夜视仪和电视机的遥控器;
在紫光以外的部分有一种看不见的光,叫紫外线,紫外线可以杀死微生物、可以使荧光物质发光,所以我们可以使用紫外线灭菌、验钞等.

解答 解:(1)自然灾害火山爆发、地震、台风等都能产生次声波;
(2)超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性,并且能够传递信息,所以医学中B超是利用超声波可准确获得人体内部疾病的信息;
(3)红外线可以用来进行遥控,电视机遥控器的前端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按下不同的键,可以发出不同的红外线,来实现电视机的遥控;
(4)大气中的臭氧层能吸收来自太阳辐射的紫外线,保护地球上的生物.
故答案为:次;超;红外线;紫外线.

点评 本题考查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红外线和紫外线、知道超声波具有频率高、能量大、穿透性强等特点、次声波的范围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体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物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根据提示完成光路图;
(1)如图甲,一束光线AO从空气斜射到水面,完成光路图.
(2)如图乙,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同学们估测教室空气的质量,所得下列结果中最为合理的是(空气密度约为1.29kg/m3)(  )
A.2kgB.20kgC.200kgD.2000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离上课时间还有两分钟,请同学们做好上课准备”,每当小明听到两分钟铃响,他就赶紧坐到自己的座位上准备上课.课堂上小明积极参与课堂,回答问题声音宏亮,对面班里传来了优美的歌声,使得小明和同学们听不清楚老师的讲话,打断了课堂,于是老师关上门窗,继续上课.放学后,小明在教室内收拾书包时,听到了好朋友小军在走廊里喊他的声音,于是他们一块回去.路上小军、小明肩并肩的骑着自行车,他们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小明刚到家门口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
针对文字,请仿照例子找出两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句子,并写出相关的物理知识.
例如:句子:小明听到两分钟铃响就做到座位上准备上课.物理知识: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句子1:他们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退去.物理知识:参照物的选择.
句子2:老师关上门窗,继续上课.物理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甲是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探月卫星上的“中华月球车”,该车总质量为120千克,中华月球车在月球表面巡游了90天,得到的数据可直接传回地球.该车正常工作时使用的是电压为100伏的电池,工作电路如图乙所示,电压表示数为80伏,电流表示数为2安.
(1)月球车顶上的安装了高性能摄像头,它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可将拍到缩小的图象传回地面.
(2)电动机工作1天(以地球上天数计算的)消耗的电能是3840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在图1中作出像的大致位置,在图2中画出与入射光线对应的折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关于水的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沿海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B.水变成冰后,比热容不变
C.夏天在教室地面上洒水,感觉变凉爽,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D.一桶水比一小杯水比热容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甲是小明同学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安装实验器材时,你认为小明同学应按照如图甲所示自上而下(选填、自上面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小明在实验中记录了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产生的气泡情况,图甲中B(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4min后停止读数,可知水的沸点是98℃.
(4)通过分析图象,水沸腾的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3V,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为1V,则灯泡L2两端的电压为1V,灯泡L1与L2的电阻之比为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