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打开冰棒的包装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这是_____现象;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_和_____两种物态变化;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_____现象.
【答案】 液化 汽化 液化 凝华
【解析】“白气”实际上是液态的小水珠,这是由于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冰棒处遇冷液化形成的;把烧红的铁块放入冷水中,水面上立即出现了“白气”,这一过程中,水发生了两种物态变化,液态水吸热汽化变成水蒸气,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小水珠,所以会有“白气”产生;寒冷的冬天,我们戴的口罩上出现了冰霜,这是呼出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
【题型】填空题
【结束】
14
下图是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图象可知,这种物质的熔点是_________,这种物质从开始熔化到全部熔化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从熔点表中可以查出这种物质是_________.(当时气压为1个标准大气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附属初级中学2017-2018学年八年级1月月考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让一细光束紧贴硬纸板E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在硬纸板E上可看到入射光线AO,若将纸板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F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
(2)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_______角大小,先后做三次实验,并将测得的数据记录在表中.
实验次数 | 入射角 | 反射角 |
1 | 20° | 20° |
2 | 45° | 45° |
3 | 60° | 60° |
分析表中数据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填A. “防止实验的偶然性” B.“减小实验误差”)
(3)同学们还发现,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则光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是因为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___.
(4)本实验中硬纸板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入射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A 可逆的 呈现光路
【解析】解答:(1)把纸板向前或向后转折,在纸板F上都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 同学们在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时,改变了入射角大小,分析上表中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数据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是防止实验的偶然性;(3)当光逆着原来的反射光线入射时,反射光线也逆着原来的入射光线反射出去,即将一束光贴着纸板F沿B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4)硬纸板的作用首先是显示光的传播路径即光路,便于分析。
点睛:(1)当纸板EF在同一平面上时,能够在纸板F上观察到反射光线.当纸板EF不在同一平面上时,若不能观察到反射光线,则说明两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上;
(2)根据测量分析即可;为了得到普遍性的结论,减小偶然性,实验中应改变入射角的度数进行多次测量;(3)让光线逆着BO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A方向射出告诉的信息,可以得到此题的答案.(4)硬纸板的作用是显示光路,并通过向后折另一半,来判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
【题型】实验题
【结束】
35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_______f(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为快速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___________上,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__________.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___.当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如图所示时,此像的性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清晰实像.
(3) 另一同学小明也研究了透镜成像规律,他首先利用图甲测出了透镜焦距,然后小明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固定在A,B位置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蜡烛从A向左移一格,为在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____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
(5)在实验过程中蜡烛不断燃烧,小明注意到屏上的像渐渐____________(选填“向上”或“向下”)移,他应该将透镜向_________移动。
(6)小明把自己的近视眼镜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靠近凸透镜的位置,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若不改变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应将光屏向_______(远离/靠近)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能把成在视网膜_______(前/后)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答案】 小于 主光轴 C 使像成在光屏中心 倒立 缩小 烛焰在焦点处 左 向上 下 远离 前
【解析】解答:(1)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说明开始光屏在焦点前,后一次在焦点后,即L小于f;(2)调整实验器材,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位于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这样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C,迅速又容易操作,AB操作比较麻烦,并且不准确;这样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当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时,由图知,此时像距小于物距,可知像小于物,成倒立缩小的实像;(3).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都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可能的原因是烛焰在焦点处;(4)凸透镜固定在B不动.当烛焰向左(远离透镜)移动后,物距变大,像距变小,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需将光屏向左移(5)在实验过程中蜡烛不断燃烧,小明注意到屏上的像渐渐向上移,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央,应使蜡烛相对于凸透镜向上移动,若蜡烛不动,则应使凸透镜向下移动。(6)近视眼镜为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使会聚点后移,所以应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才能使蜡烛的像变得清晰.此实验说明近视眼配戴合适的近视眼镜能矫正视力的原因是能把成在视网膜前的像成在视网膜上.
【题型】实验题
【结束】
36
炎热的暑假里,小华在家写作业,汗流不止,抬头看了挂在墙上的寒暑表,当时室温为36℃,于是她打开电风扇,立刻感到凉快多了,这时她又看了看寒暑表,发现示数___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那么她感到凉快的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 不变 汗液蒸发吸热
【解析】解答:电风扇打开只能加快空气流动的速度,加快人体汗液的蒸发,蒸发吸热,所以人感到凉爽,但不能改变空气的温度,所以寒暑表的示数不变。
点睛:根据蒸发快慢和空气流动速度的关系得出人凉快的原因,但寒暑表的温度是不变的.
【题型】填空题
【结束】
37
在探究“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哪种液体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的实验中,小明提出如下实验方案:先让一束入射光从空气直接斜射入透明的空水槽中,记录下光斑位置(如图甲所示);接着分别倒入水和油,记录对应的光斑位置,再通过分析就可得到实验结论。经讨论,同学们认为这一方案是可行的,于是进行了探究实验。
(1)要实现探究目标,他们应选择图乙中的_______(选填字母序号)两图示实验;
(2)实验时,同学们在水槽底部贴上一把自制纸质刻度尺,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_______。
(3)某小组同学正确实验后,所记录的三次光斑的相对位置如图丙所示,经分析可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和油时,_______对光的偏折本领较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装置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测量器材是_________;
(2) 在图中图__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图________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下表是实验中他记录的一组数据,由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这说明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1标准大气压;
(4)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_______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重庆市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初二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两个物体的质量不同,一定是由于它们( )
A. 形状不同 B. 所处地理位置不同
C. 所含物质的多少不同 D. 速度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计算题
下图表示的是某种物质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的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这是什么物质?
(2)在AB、BC、CD、DE各段,该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3)在BC段与DE段,该物质的温度为什么不变?
(4)该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各是多少?
【答案】(1)水;(2)AB段是固态,BC段是固液共存,CD段是液态,DE段是液态;(3)BC段吸热融化,DE段吸热沸腾;(4)熔点是0℃,沸点是100℃
【解析】(1)从图象中可以看出该物质有固定的熔点,即0℃,因此这种物质是冰.
(2)AB段物体温度低于0℃,因此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固态;
BC段温度为0℃,因此BC段表示这种物质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态;
CD段温度高于熔点,因此CD段表示这种物质呈液态;
DE段温度为100℃,因此DE段表示这种物质的沸腾过程,物质处于液体与气态共存态.
(3)在BC段物质冰熔化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物质沸腾时不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
(4)BC段表示冰熔化过程,此时温度是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熔点是0℃.DE段表示物质沸腾过程,此时温度是100℃,因此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该物质的沸点是100℃.
故答案为:(1)冰(2)AB固态、BC固液共存态、CD液态、DE液态(3)BC段吸热熔化,吸热,当温度保持不变DE段吸热沸腾,吸热温度保持不变(4)熔点是0℃,沸点是100℃
【题型】简答题
【结束】
18
情景:市人民医院急诊室里,进来了一个因为发高烧而痛苦地哭叫着的幼儿,初诊后,护士遵照医嘱,先给幼儿输液,接着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一会儿,幼儿安静地躺在妈妈的怀里了.请回答:上文中画了横线的操作应用了哪些物理原理_______?
【答案】解开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主要是让幼儿的皮肤暴露在空气中,和空气接触时,空气的流动可以加速幼儿体表汗液的蒸发;用酒精擦拭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则是利用酒精蒸发吸热(或蒸发致冷),可以更快的带走幼儿体表的热.
【解析】试题分析:加快蒸发的方法有:一增大液体的表面积,二是提高液体的温度,三是加快液面上方空气的流动。把那些紧紧裹着幼儿的厚厚的衣服解开,是加快人体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然后用纱垫醮着酒精在幼儿身体的不同部位小心地擦拭,酒精的蒸发吸热具有致冷的作用。综上所述是医生提高蒸发吸热的方法时小孩的体温降低的。
考点:本试题考查的是蒸发吸热。
点评:对于此题,学生应了解蒸发吸热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
【题型】实验题
【结束】
19
汽车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山路上以8m/s的速度行驶500s,紧接着在模拟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驶100s.求:
(1)该汽车在模拟山路上行驶的路程;
(2)汽车在这次整个测试中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所有的固体吸收热量,由固体变成液体时温度保持不变
B. 所有的物体放出热量时温度都要降低
C. 用手摸冰感到比用手摸水凉,是因为水的温度一定比冰的温度高
D. 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甘肃省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
B. 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
C.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D.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粘稠体,最后变成液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小明用竹竿推小芳站立的小船,发现两只小船同时向相反方向运动,该现象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的。在此过程中,两只小船质量___________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无为县2016-2017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卷真题 题型:单选题
要测量1角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则最佳选择是( )
A. 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
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C. 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1角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
D. 用刻度尺测出10个1角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个硬币的厚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