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面对清澈见底、看起来不过齐腰深的池水,不会游泳的人千万不要贸然下去,因为人们看到的池水深度和它的实际深度并不相同,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解释此现象的是( )

A. B. C. D.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2章 《声现象》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在驰名中外的北京天坛里,有三处堪称奇观的声学建筑;回音壁、三音石和圜丘。如图所示,当游客在圜丘顶层的天心石上说话时,听到的声音格外响亮,这是建筑师利用声音的反射,使_____与原声混在一起,声音得到加强造成的音响效果。声源发出声音后,声音碰到物体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确定物体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_____,利用这个原理发明了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且保持不变,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该电路只有一处故障,则故障可能是

A. 短路 B. 短路 C. 断路 D. 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简答题

民谚俗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霜前冷,雪后寒”现象产生的原因: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山东省东营市2018年中考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三个相同容器内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现将三个完全相同的小球轻轻放入容器中,小球静止后的状态如图所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液体的密度关系是ρ甲>ρ丙>ρ乙

B.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是p乙>p甲>p丙

C. 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p'乙>p'丙

D. 小球受到的浮力大小关系是F乙=F丙>F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试卷 题型:实验题

(5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刚选用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

(1)他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并调节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出现了倒立、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烛焰的像。

(2)若图中的点划线为凸透镜的主光轴,A点为烛焰上的一点,请通过作图确定凸透镜的一个焦点F和A点在光屏上的像A’的位置。

(3)小刚又把蜡烛移到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他摘下自己的眼睛,放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只适当调整眼镜的位置,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则小刚戴的是 (填“近视”或“远视”)眼镜。

(4)接着他取下这个眼镜,保持此时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若使光屏上的像仍然清晰,应将光屏移至光具座上 cm刻度线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5.3 凸透镜成像规律 同步练习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芳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所示,此时她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____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2)实验过程中,如果用不透明的硬纸板挡住凸透镜的上半部分,则光屏上的像_____。

A.只出现烛焰像的上半部分

B.只出现烛焰像的下半部分

C.出现烛焰完整的像,但像更小了

D.像仍然是完整的,且大小不变,只是变暗了

(3)如果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______(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4)实验过程中,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九年级物理电学部分基础知识综合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某物理兴趣小组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电功率的实验中,设计的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1)在某次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电流表的读数为_______A,电压表的读数为________V,此时电阻R消耗的电功率为_______W。

(2)老师告诉同学们,电压表虽然内电阻较大,但还是有部分电流通过电压表,那么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量R的电功率时(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通过R的电流大小跟电流表的示数相比,是________的,则计算出的电功率大小跟真实值相比,是_______的(均选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2019学年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2.2 汽化和液化同步练习 题型:单选题

下列对物态变化的理解正确的是:

A. 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不见了,这是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

B. 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不见了,这是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放热。

C. 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不见了,这是汽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

D. 洒在地上的水一会儿不见了,这是液化现象,此过程需要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