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哪个光学器材的成像原理与其相同( )

A. 投影仪 B. 照相机 C. 放大镜 D. 近视眼镜

B 【解析】解答:观察图形可知,物距大于像距,由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是照相机的原理。 故选B。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第12章简单机械 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一个重为18N的动滑轮来提升物体,若物体匀速上升的过程中竖直向上的拉力F=30N,(不计绳重和摩擦)则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0 【解析】由图可知,n=2,s=2h, ∵不计摩擦和绳重, ∴W额=G轮h, W有用=W总-W额=Fs-G轮h η===1-=1-=1-=1-=0.7=70%. 故答案为:7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人教版下册 第10章浮力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示数为3N,把它浸没在水(密度为1.0g/cm3)中时,弹簧秤示数变为2N。假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的密度为ρ,浸没在水中时物体的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和压强差分别为△F和△P,则无法求得的是( )

A. m B. ρ C. △F D. △P

D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重力的计算公式G=mg可计算质量大小; (2)根据视重法可以计算出浮力,根据阿基米德原理计算排开液体的体积,即物体的体积,最后根据密度公式计算物体的密度; (3)浮力的产生原因为物体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上下表面所受的压力差即浮力; (4)根据压强计算公式P=ρgh和P=FS计算液体产生的压强. 【解析】 A、用弹簧秤可测出物体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 题型:填空题

如图中是透过装满水的玻璃瓶看纸上字“无锡”的情景,看到的“锡”字是正立、放大的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这个玻璃瓶相当于_________镜,它对太阳光有________作用,所以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地丢弃透明的饮料瓶,否则雨水进入饮料瓶后可能会导致森林火灾.

虚 凸透 会聚 【解析】试题分析:装满水的玻璃瓶中间比边缘厚,相当于凸透镜,纸上的字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字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使太阳光会聚,从而有可能点燃枯叶,导致火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 题型:单选题

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发现路边树木不停地向后退去,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路边树木 B.远处高山 C.公路路面 D.他自己

D 【解析】 试题分析:张亮同学乘坐公交车上学时,他以他自己为参照物时,他与路边的树木的相对位置在不断发生变化,所以他看到路边的树向后运动;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与路旁的树木没有位置变化,以远处高山、公路路面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木是静止的,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州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物理阶段测试卷(第四~五章) 题型:单选题

透镜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这利用了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

B. 近视眼镜可利用凸透镜矫正

C. 照相时,被照者应站在镜头两倍焦距以内

D. 投影仪能使物体在屏幕上成正立、缩小的虚像

A 【解析】【解析】 A、阳光通过凸透镜可以点燃纸屑,是利用凸透镜对光线的会聚作用,故A正确;B、近视眼镜是凹透镜,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故B错误.C、照相机是应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工作的,所以被照者站在凸透镜的2倍焦距以外.故C错误.D、投影仪是应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D错误.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实验题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小名同学开始计时,每隔1 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有关记录数据如表.

(1)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分析,如果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第9 min后,继续对水加热1 min,则水的温度是_________℃.

(2)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如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___________.

(3)如图甲图为实验时的情形,在组装器材时,是按照________(选填 “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的顺序,在固定石棉网时,应处于酒精灯火焰的________(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由于操作错误,他观察到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大于100℃,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当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水沸腾时,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__________℃.

(4)由图象可以看出,把水从90℃加热到刚开始沸腾所需的时间为________min.水已沸腾后,若继续对水加热,则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将________;此时,水中的气泡与沸腾前相比,有什么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点即可).

(5)某同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水从开始加热到沸腾这段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哪些?(至少写一点)______________.

(6)某实验小组根据各自的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图线,其中实线表示A同学的图线,虚线表示B同学的图线,两同学的图线水平部分重合,整个过程中两同学的操作都规范准确.根据图中的图线分析:两同学开始加热时,水的初温是________℃;从开始加热直到水达到沸点,两个同学实验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__(选填“相同”“不同”或“无法判断”)的,造成两同学图线差异的原因:有可能是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A同学用来加热的水比B同学的__________(选填“多”或“少”).

99 见解析所示 由下到上 外焰 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 99 6 不变 水沸腾前气泡上升时越来越小,沸腾时气泡上升越来越大 水的质量太大或初温太低 80 不同 少 【解析】解答:(1)由表格数据知,水在第6min开始,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99℃不变,所以到第9min后,再继续加热1min,水的沸点是99℃。 (2)在时间和温度图象上描出(0,90)(1,92)(2,94)(3,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观察如图所示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都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D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像看烟囱的烟飘向左边,说明风是从右边吹向左的。甲车的小旗飘向左边,则甲车可能静止不动,也可能是向左运动,因此AB错误;乙车的小旗飘向右边,乙车应该向左运动,小旗飘向与运动方向相反。D正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检测题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1)用素描笔在纸上画一笔,再用放大镜或低倍显微镜对笔迹仔细观察,可以看到笔画是由许许多多黑色的小颗粒组成的。

(2)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可以看到高锰酸钾混入水中,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

(3)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水到一半的位置,再注入酒精至满,然后封闭管口,并将玻璃管反复翻转,使酒精和水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发现,混合后水和酒精的总体积小于混合前水与酒精的体积之和。

以下是关于物质微观结构的三种模型:

模型1:物质由微小的颗粒组成,各个颗粒紧靠在一起,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

模型2:物质由微小颗粒组成,颗粒之间有空隙。

模型3:固体是由微小颗粒组成的,液体是连成一片的,固体颗粒可以挤进液体中。

对于上面每一个实验,你认为哪种模型能够解释观察到的现象?请分别做出选择,并予以解释说明。

实验(1)选择模型1。因为看起来连续的笔迹,用放大镜可以看到是由许许多多的小颗粒组成的,这些颗粒紧紧靠在一起,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连续的物体,我们平常看到的物体是连续的,是由于眼睛的分辨力不足。实验(2)选择模型3。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可以看到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红了,这说明高锰酸钾分子进入到水分子之间,同样水分子也进入高锰酸钾分子之间,可以互相进入,这也说明物质是由一些运动的微小颗粒组成的。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