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小明在学习了电学知识后,设计如图甲所示电路,完成如下实验探究:
(1)请用笔画线将图13乙补充完整,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电阻变大;
(________)
(2)闭合S1、断开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多次实验绘制I-U图象,如图丙中a所示,此过程探究的是_____;
(3)仍然闭合S1、断开S2,依次将定值电阻R换成R1、R2,且R<R1<R2,要使电压表示数保持不变,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选填“左”或“右”)滑动;实验过程中,小明发现把R1换成R2,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用电压表调到控制值,说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_____;
(4)断开S1、闭合S2,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实验,小灯泡突然熄灭,检查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请你帮小明分析电路故障可能是_____。故障排除后,根据记录小灯泡的电压和电流的数据,绘制成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图象如图丙中b所示,图象中A、B、C三点RA、RB、RC的阻值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
【答案】 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向右 偏小 灯泡断路
【解析】
(1)[1]滑动变阻器在使用时,其接法必须是一上一下,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故变阻器的A接线柱,应与电阻R的右接线柱相连,电路图如下。
(2)[2]如图丙中a可知,当电压增大时,电流也增大,此过程探究的是:电阻一定时,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
(3)[3]闭合S1、断开S2,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的是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的整个电路的电流;将定值电阻R换成R1、R2时,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可知,定值电阻的阻值增大,分得的电压增大,滑动变阻器分得的电压减小,要探究导体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故应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增大接入电路的电阻值,从而增大分得的电压,使电阻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
[4]把R1换成R2,由于定值电阻的阻值增大,要保证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和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均不变,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的关系可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必须继续增大,现在无论怎样调节滑片都无法使用电压表调到控制值,说明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偏小。
(4)[5]断开S1、闭合S2时,滑动变阻器与灯串联,电压表测的灯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的整个电路的电流;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进行实验,小灯泡突然熄灭,检查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零,说明电路形成了断路;电压表的示数接近电源电压,说明电压表串联接入了电路,故电路故障可能是:灯泡断路。
[6]由丙图a是正比例图线,所以B点的电阻与a、b相交处电阻相等,即
由图线b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时,电流变大,灯泡的实际功率变大,灯泡的变亮,温度升高,灯泡的电阻增大,故
即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后,滑片P由b端滑到a端,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变化关系如图乙,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12欧B.电源的电压为9V
C.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6欧D.此电路的总功率最小为13. 5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20年3月8日,国际乒联卡塔尔公开赛中,国乒以总成绩4冠1亚完美收官。值得一提的是,赛前马龙召集所有参赛队员讨论,大家一致决定将卡塔尔赛获得的全部奖金,捐献给武汉抗疫前线。如图所示为樊振东参赛时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抽球时,球拍对球的力大于球对球拍的力
B.乒乓球减速向上运动时,重力势能增大
C.球拍将球击出时,没有改变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D.乒乓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不受任何作用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和妈妈一起去商场选购了“亚米牌”全自动豆浆机,回到家,他马上阅读了使用说明书,了解了豆浆机的主要结构(如图甲)、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并观察了豆浆机铭牌(如图丙),电路原理图可等效成图乙。如表是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的过程中电热管和电动机工作时间与对应的工作状态。请你帮小明解决下列问题:
工作时间(min) | 1 | 4 | 1 | 4 |
工作状态 | 粉碎打浆 | 加热 | 粉碎打浆 | 加热 |
(1)豆浆机正常工作电热丝电阻是多少?
(2)豆浆机正常工作做一次豆浆,电流做功多少焦?
(3)小明想了解家里电路的实际电压,于是将家里的其它用电器都关闭,他观察到豆浆机的电热丝工作时,家里标有“2000r/kWh”字样的电能表转盘在3min内转了50转,则此时电热丝的实际功率是多少?(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一块厚度、密度均匀的长方形水泥板放在水平地面上,用一竖直向上的力,欲使其一端抬离地面。则
A. F甲>F乙,因为甲方法的动力臂长
B. F甲<F乙,因为乙方法的阻力臂长
C. F甲>F乙,因为乙方法时阻力臂短
D. F甲=F乙,因为动力臂都是阻力臂的2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AC>BC,在相同时间内把同一物体分别沿斜面AC、BC匀速推上顶端,推力分别为F1、F2,功率分别为P1、P2,在不考虑摩擦的情况下
A. F1<F2,P1=P2 B. F1>F2,P1>P2
C. F1=F2,P1=P2 D. F1<F2,P1<P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小桶、石块、细线等器材探究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的重力的关系:
(1)部分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遗漏的主要步骤是_____;
(2)小明进行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下表中。从表中数据可知石块受到的浮力是_____N,排开液体的重力是_____N;
(3)小明根据它们的大小关系归纳出了实验结论并准备结束实验,同组的小丽认为实验通过一组数据得出的结论会具有片面性或偶然性,接下来的实验操作应该是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 A | B | C | D |
弹簧测力计示数/N | 1.6 | 1.8 | 0.5 | 0.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探究“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密度是否有关”,小阳选用图所示的外形完全相同的圆柱体A和B(已知ρB>ρ A>ρ水)、弹簧测力计和装有适量水的烧杯进行实验:
(1)本实验中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因变量是___________,必须控制的变量是_____;
(2)以下是他的部分实验步骤,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①将圆柱体A和B分别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下,静止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为F1和F2;
②将圆柱体A浸没水中,圆柱体不接触容器,静止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为F3;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静止时记录测力计的示数为F4;
(3)由_______________,可知“浸在水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跟物体的密度无关”。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