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1)如图甲所示,重为15N的小木球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它所受到的重力和浮力.
(2)如图乙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绳系着悬挂在竖直、光滑的墙壁上.在图上画出小球所受拉力和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3)物体A重GA=10N,物体B重GB=30N,现用水平推力F=100N将它们压在竖直墙壁上静止.如图丙所示,画出B所受两侧的摩擦力的示意图 (要标写出力的大小).

分析 (1)先跟据物体的状态计算出浮力的大小,然后根据重力的方向和浮力的方向,用示意图表示出重力和浮力的作用点、大小和方向.
(2)拉力的方向沿绳子斜向上,作用点可以在物体的重心上.
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并且指向接触面;根据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确定出压力的作用点,然后过作用点表示压力的方向.
(3)分别以A、A、B组成的整体及B为研究对象,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结合进行受力分析.

解答 解:(1)因为物体漂浮,所以浮力等于重力大小为15N;过小球的重心作竖直向下、大小为15N的重力,再过重心作竖直向上、大小为15N的浮力.如图所示:
(2)拉力的方向斜向上,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3)以A为研究对象,A受到重力GA,水平推力F,B对A的支持力FA和静摩擦力fA,根据平衡条件得:
FA=F=100N,fA=GA=10N,受力如图所示.
以A、B组成的整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上受到重力GA+GB,墙壁对B的静摩擦力f,由平衡条件得:f=GA+GB=10N+30N=40N;
再以B为研究对象,B受到重力GB,A的压力FB和静摩擦力fB,墙壁的支持力N和静摩擦力f,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得:
FB=FA=100N,fB=fA=10N,如图所示.

点评 (1)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漂浮的物体浮力和重力相等以及重力和浮力的方向,会用示意图表示力的三要素.
(2)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通过该题牢记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3)本题涉及两个物体的平衡问题,可根据平衡条件和牛顿第三定律进行受力分析,一般按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顺序进行受力分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用一水平力F=30N将重20N、边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压在竖直墙壁上,使其沿墙壁匀速下滑,则木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大小为20N,木块对墙壁的压力为30N,木块对墙壁的压强为3×103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明同学利用以下器材进行了浮力的探究实验:

(1)如图A所示,用细线将合金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它的重力大小;
(2)如图B所示,将合金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合金块所受浮力是0.5N;
(3)比较图B和图C可知,合金块在水中所受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
(4)该同学通过测量物体排开水的重力就可以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0.小雪和小红在“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一起组装好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他们分别记下了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的位置.
(1)小红应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钩码升高,并由弹簧测力计读出拉力为0.5N,同时小雪使用刻度尺测出钩码提升的高度为0.1m,以上测量准确无误,其他被测物理量和计算的数据如表:
钩码总重(N)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m)有用功(J)总功(J)机械效率
20.40.20.2100%
(2)小雪和小红测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100%,他们意识到出现了错误,请你帮助找出原因弹簧测力计提升的高度错了,应为0.5m.
(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际为80%,通过表中数据不能(选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克服动滑轮重做的额外功,理由是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包括克服动滑轮重力、绳重和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力做的功.
(4)若提升的钩码重增加6N,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变大(填变化情况).
(5)有同学想进一步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否与滑轮组中细绳的绕法有关.根据探究目的,他们先通过实验测算出如图2(甲)所示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请你在图2(乙)中画出下一步实验所需的组装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7.如图甲所示是某船厂设计的打捞平台装置示意图.A是动滑轮,B是定滑轮,C是卷扬机,卷扬机拉动钢丝绳通过滑轮组AB竖直提升水中的物体,可以将实际打捞过程简化为如图乙所示的示意图.在一次打捞重物的作业中,重物浸没水中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重物时变化了0.8m3;在重物全部露出水面并匀速上升的过程中,打捞平台浸入水中的体积相对于动滑轮A未挂重物时变化了1.2m3.钢丝绳的重量、轴的摩擦力及水对重物的阻力均忽略不计(水的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求:
(1)重物的重力;
(2)重物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3)物体的密度;
(4)当重物浸在水下匀速上升时,卷扬机匀速拉动钢丝绳的拉力大小为3×103N,当物体完全露出水面后匀速上升时,钢丝绳的拉力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R1=15Ω,R2=5Ω,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到l2V的电源上.求:
(1)总电阻;
(2)电路中的电流;
(3)R1与R2两端的电压之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1)在“探究物体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木板上的木块.如图所示.
①本实验的研究对象是小车,甲、乙两次实验木块移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力分别为f、f,则 f=f(选填“>”、“<”或“=”).
②小车放置的位置越高,木块被撞击得越远.研究表明: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2)小明由上面的实验想到了骑自行车上学途中自行车经过的一段上坡路时发生的现象:车子的初始速度越大,冲上斜坡的最大距离就越长(填“长”或“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23456789
温度/℃90929496979899999999

(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象.
(2)根据图象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a. 在沸腾前,对水加热,它的温度不断升高
b. 在沸腾时,对水加热,它的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知识结构中,不正确的是(  )
A.B.
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