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下列实验装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可用来演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情况
B. 图乙可用来演示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C. 图丙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D. 图丁可用来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D 【解析】A.图甲,闭合开关,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感应电流,是电磁感应现象,故A错误。 B.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故B错误。 C.图丙,两电磁铁串联,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所以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故C错误。 D.图丁,闭合开关,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可用来演示电动机的工作原理,故D正确,符合题意为答案。...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能表明:_____,小球的作用是_____.
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将物体的振动现象变得更明显 【解析】试题分析: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挂在线上的小球,小球会多次被弹开,是通过小球的摆动,把音叉的振动放大(转换法),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产生是由于物体的振动.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学情调研试卷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PM2.5是雾霾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μm =2.5×10-5dm B. 2.5μm =2.5×10-3m
C. 2.5μm =2.5×10-6cm D. 2.5μm = 2.5×10-9m
A 【解析】A、因为1μm=10-5dm,所以2.5μm=2.5×10-5dm.A正确. BD、因为1μm=10-6m,所以2.5μm=2.5×10-6m.B、D错误. C、因为1μm=10-4cm,所以2.5μm=2.5×10-4cm.C错误. 故选A.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一种亮度可以调节的小台灯,其电路图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为15V,通过灯泡L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V.则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 W;调节滑动变阻器R,使灯泡L的功率为3.6W,此时滑动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阻值为 Ω.
9.6;15 【解析】试题分析: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当灯泡L的额定电压为12V时,对应的额定电流为0.8A,根据公式P=UI可求灯泡L的额定功率. 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从图象中找出对应的电流、电压值,根据串联分压,可求出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就可算出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 【解析】 灯泡L的额定功率P额=U额I额=12V×0.8A=9.6W; 当灯泡L的功率为3.6...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许多重大火灾都是因用电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所造成的.当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时,该处的电阻将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在该接触处就会局部过热引起升温,接触处的电阻又将随着温度的升高而____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从而形成电热的逐步积累和恶性循环,以致引发火灾;电炉丝与导线串联接到电路里,通电后电炉丝热得发红,而与之相连的导线却不怎么热,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
增大 增大 导线和电炉丝串联,通过的电流、时间相等,而电炉丝的电阻比导线大得多,根据焦耳定律,电阻大产生热量多 【解析】因为线路连接处接触不良,电流通过时受到的阻碍作用增大,因此该处的电阻将增大;线路连接处相对于其他地方电阻增大,由焦耳定律Q=I2 Rt知道,在电流相同、时间相同的情况下产生了更多的热量,所以会导致局部温度升高,接触处温度升高,则会使接触处的电阻进一步变大,产生更多的热量,使...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江苏省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所示的做法符合安全用电原则的是
A. B. C. D.
D 【解析】A.雷雨天站在大树下避雨,容易遭到雷击,故A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B.人体是导体,用手指触碰插座的插孔,容易碰到插孔里的金属片发生触电事故,故B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C.由于水是导体,用湿抹布擦发光的灯泡容易发生触电事故,故C不符合安全用电原则; D.冰箱必须使用三脚插头,将冰箱的金属外壳接地,可以防止因漏电导致金属外壳带电而发生触电事故,故D符合安全用电原则为...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
B. 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
C. 显微镜是通过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
D. 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或眼球前后方向太短形成的
D 【解析】A. 正常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自动照相机,可以通过改变“透镜”的焦距使像落在视网膜上,正确; B. 望远镜是通过拉近像到人眼的距离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正确; C. 显微镜是通过目镜和物镜两次放大来增大视角,看清物体的,正确; D、近视眼的晶状体变厚,会聚能力增强,晶状体凸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故D错误; 故选D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信息理论表明,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______,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________.因此,几十年来,无线电通信、电视广播的频率越来越______了,我们可以形象地说,信息之路越来越______了.
高 多 高 宽 【解析】从信息理论角度分析可知: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无线电波属于电磁波,波速相同.由公式可知,电磁波的波速一定,频率与波长成反比,波长最短的微波频率最大.可以形象地说,信息之路越来越宽了. 故答案为:高;多;高;宽.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2017-2018学年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三章 物态变化 单元检测题 题型:综合题
如图所示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①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②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在下落过程中,③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中画线编号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③________。
(2)上面涉及到的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________。
液化 凝华 熔化 熔化 【解析】试题分析:从水发生物态变化前后的两种状态结合物态变化的定义来确定是发生了哪种物态变化,然后再确定是吸热还是放热. 【解析】 水蒸气凝成小水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液化现象. 水蒸气凝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是凝华现象. 小冰晶变成小水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现象. 根据物态变化的吸放热情况可以确定,在液化、熔化、凝华这三个过程中...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