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在学习了密度知识后,甲、乙、丙三个小组的同学在各自的实验室中,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对不同的物质密度进行了测量.
甲组:测量盐水密度,步骤如下: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置于标尺的零刻度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2)在烧杯中倒入盐水,称出烧杯与盐水的总质量为75g;
(3)将烧杯中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如图1甲所示),则量筒内盐水的体积是20cm3.再称量烧杯和剩下的盐水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4)若天平再次平衡时所用的砝码、游码位置如图1乙所示,则倒入量筒内的盐水质量为g.通过计算可知盐水的密度为1.1×103kg/m3
乙组:测量小石块的密度,步骤如下:
(1)天平平衡时如图2所示,石块的质量m=67g.
(2)小星测量石块体积的操作步骤如下:
a.测出空小杯的质量m1
b.把装了水的大杯和空的小杯如图3放置
c.把石块缓缓放入大杯中,大杯中部分水溢进小杯
d.测出承接了溢出水的小杯总质量m2
请你指出步骤b的错误之处: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
(3)用本题中出现过的物理量符号表示石块体积为$\frac{{m}_{2}{-m}_{1}}{{ρ}_{水}}$,石块密度为$\frac{m}{{m}_{2}-{m}_{1}}{ρ}_{水}$(设步骤b中的错误已改正,水的密度为ρ
丙组: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矿泉水密度,实验步骤如下:
(1)调好天平,测出空烧杯质量m1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矿泉水,读出矿泉水的体积V
(3)将量筒中矿泉水全部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总质量m2
则矿泉水密度的表达式ρ矿泉水=$\frac{{m}_{2}-{m}_{1}}{V}$
以上操作由于无法将矿泉水从量筒中倒尽,测出的矿泉水密度误差较大.经过思考,小明在仍用步骤(1)、(2)的基础上,只对步骤(3)进行了改进,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改进后的步骤(3)分为两步.请你写出改进内容:
A.将量筒中部分矿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
B.读出量筒中剩余矿泉水的体积V′.

分析 甲组:(1)天平使用前的调节:①放:把天平放到水平桌面上;②移;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③调: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3)由图示量筒可以去读出液体体积;用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加减砝码不能使天平平衡,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是天平所测物体质量.
(4)求出液体质量与体积,由密度公式可以求出其密度.
乙组:(1)天平平衡后,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所有砝码的质量之和加游码所对刻度值;
(2)石块的体积是通过溢水杯测量,因为溢水杯(大杯)中的水原来是满的,所以石块一放入,溢出水的体积,即石块的体积;
(3)利用密度公式表达石块的密度.
丙组:根据天平的两次测量,算出量筒中矿泉水的质量为m,再读出量筒中矿泉水的体积V,用ρ=$\frac{m}{V}$算出矿泉水的密度.

解答 解:
甲组:(1)天平要放在水平台上或水平桌面上,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线处,通过平衡螺母调节横梁平衡;
(3)由图甲所示可知,量筒内盐水的体积V=20ml=20cm3,再用天平测烧杯和剩下液体的总质量时,发现加减砝码总不能使天平平衡,这时应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4)由图乙所示可知,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50g+3g=53g,所测盐水的质量:m=m-m=75g-53g=22g,
盐水的密度:ρ=$\frac{m}{V}$=$\frac{22g}{20c{m}^{3}}$=1.1g/cm3=1.1×103kg/m3
乙组:
(1)由图2可知,小石块的质量:m=50g+10g+5g+2g=67g;
(2)用溢水杯测石块体积的关键就在于,要让溢出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而图中明显大杯中的水是没满的,这样石块刚刚浸入时水就不会马上溢出来,最终溢出水的体积就会小于石块的体积,所以错误之处就在于大杯中没有装满水;
(3)溢出水的质量:m=m2-m1,根据密度公式就可以求出溢出水的体积,也就是石块的体积:V=V=$\frac{{m}_{水}}{{ρ}_{水}}$=$\frac{{m}_{2}-{m}_{1}}{{ρ}_{水}}$;
石块密度:ρ=$\frac{{m}_{石}}{{V}_{石}}$=$\frac{m}{\frac{{m}_{2}-{m}_{1}}{{ρ}_{水}}}$=$\frac{m}{{m}_{2}{-m}_{1}}{ρ}_{水}$.
丙组:
量筒中矿泉水的质量m=m2-m1,体积为V,矿泉水的密度ρ=$\frac{m}{V}$=$\frac{{m}_{2}-{m}_{1}}{V}$,
实验中的主要问题是量筒壁粘矿泉水,使测出的质量偏小,密度偏小,为防止产生这种误差,可将量筒中的部分矿泉水倒入烧杯测出质量m2,读出量筒中剩余矿泉水的体积为V′,矿泉水的密度ρ矿泉水=$\frac{{m}_{2}-{m}_{1}}{V-V′}$.
故答案为:
甲组:(1)平衡螺母;(3)20;游码;(4)1.1×103
乙组:(1)67g;(2)溢水杯中水没有装满;(3)$\frac{{m}_{2}-{m}_{1}}{{ρ}_{水}}$;$\frac{m}{{m}_{2}-{m}_{1}}{ρ}_{水}$.
丙组:(3)$\frac{{m}_{2}-{m}_{1}}{V}$;A:将量筒中部分矿泉水倒入烧杯中,测出矿泉水和烧杯的总质量m2;B读出量筒中剩余矿泉水的体积V′.

点评 本题从多个角度考查固体、液体密度的测量方法;掌握天平、量筒的使用方法和理解密度测量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妈妈买了几个枇杷(读:pí pá,是种水果,有润肺、止咳的功效),小星想知道枇杷的密度是多少,于是他和同学选取了一个大小合适的枇杷,利用家庭实验室的器材测出了枇杷的密度.小星的方法: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拨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托盘天平使横梁平衡时,他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中线左侧,则下列调节方法中正确的是A
A.把横梁平衡螺母向右调             B.把横梁平衡螺母向左调
(2)天平调平衡后,他们测了一个枇杷的质量,待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如图甲所示,则这个枇杷的质量为23g.
接着,如图乙所示,往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此时水的体积;再将这个枇杷放入量筒,再次记录读数.
最后,他们计算出了枇杷的密度,为1.15g/c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5.如图是某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实验前该同学事先设计了实验方案,请你帮他填写完整:

(1)实验要选取相同(选填“相同”或“不同”)的两只蜡烛,目的是为了比较蜡烛的像与蜡烛的大小关系.
(2)要想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实验最好选择在较暗(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中所用的玻璃板越薄(选填“厚”或“薄”)越好.
(3)实验中他用白纸做屏幕放在所看到的蜡烛的像的位置,然后在玻璃板后侧直接观察白纸,结果不能(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像,从而知道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实验次数物距/cm像距/cm
第一次9.09.0
第二次13.513.5
第三次15.015.0
(4)在玻璃板前点燃蜡烛,然后用另外一支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来回移动,眼睛在玻璃板前(选“前”或“后”)观察,找到像的位置后,测量记录实验数据如上表,据表中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一张纸的厚度大约是70μ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展示了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情景,其中测量方法错误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玻璃棒与丝绸摩擦,玻璃棒因失去(得到/失去)电子而带正电.若有一个轻质小球与该玻璃棒靠近时相吸引,则轻质小球的带电情况是带负电或不带电.冬天我们穿的化纤衣服容易“脏”,其原因是带电体吸引轻小物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如下:电压为3V的电源,标有“20Ω,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和导线.
(1)小明把20Ω的电阻接入电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到阻值最大处,闭合开关S,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的故障可能是R短路(写出一种).
(2)排除故障后.再次断开开关S,小明用10Ω的电阻替换20Ω的电阻.为了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应将滑片P从原位置向A端(选填“A”或“B”)移动.
(3)实验结束后,利用现有器材还可进行的探究实验有:伏安法测电阻.(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夏天吃棒冰时,常会看到棒冰上冒“白气”,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形成的;而水沸腾时在壶口形成的“白气”是壶中的水沸腾产生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夏天潮湿的天气里,会发现自来水管的四周在“冒汗”,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液化形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 原理制成的,其测量范围是35℃~42℃.有一支用过而没有甩过的体温计,读数停留在38.2℃,被误用来测量病人的体温.若病人实际体温是37.8℃,则体温计读数是38.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