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甲,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长方体物体,将物体从盛有适量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然后将其逐渐进入水中,图乙是弹簧测力计示数F与物体下降高度h变化关系的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g取10N/kg)( )
A.物体的重力是9N
B.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5N
C.物体的体积是400cm3
D.物体刚浸没时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时4N
【答案】ACD
【解析】解: A、由图象可知,当h=0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9N,此时物体在空气中,物体重力G=F拉=9N,故A正确;
B、由图象可知,物体完全浸没后排开水的体积不再改变,受到的浮力不再改变,此时受到的浮力最大,物体受到的最大浮力:F浮=G﹣F=9N﹣5N=4N,故B错;
C、由F浮=ρ水gV排可得物体的体积:
V=V排= =
=4×10﹣4m3=400cm3 , 故C正确;
D、物体刚浸没时,上表面受到水的压力为0,则下表面受到水的压力F下=F浮=4N,故D正确.
故选ACD.
【考点精析】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理解浮力大小的计算的相关知识,掌握浮力的公式为:F浮= G排 =ρ液gv排.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滑轮组将货物运送到楼上,图中每个滑轮等重,不计绳子重和摩擦。如果所送货物重G从200N开始逐渐增加,直到绳子被拉断。每次均是匀速拉动绳子,且提升高度都为10m。图乙记录了在整个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货物的重力的增加而变化的图像。请根据有关信息完成以下问题:
(1)每个滑轮的重力G动;
(2)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F大;
(3)当绳子的拉力最大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实验小组按照课本要求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他们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的电流,填入下表:
①根据电路图,完成连线___________;
②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测量三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在实验中我们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电流的大小从而进行三次实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沙子和水,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以便探究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程度。
(1)比较沙子和水吸热升温快慢的方法有二种: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下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出: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时,水吸收的热量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沙子吸收的热量;
(3)根据上面的结论分析在新建的城市里,常规划建造人工湖,这种做法有什么好?写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轮船从河里开到海里时,所受浮力不变
B. 浮力产生的原因是液体或气体对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
C. 浮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D. 能在酒精中悬浮的蜡块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大块下沉,小块上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有一体积为20cm3的均匀固体,用天平测得它的质量为160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天平测它的质量时,砝码应放在天平左盘
B. 此固体的密度为8×103kg/m3
C. 把此固体带到月球上,质量变为原来的
D. 把此固体截去一半,剩余部分密度为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研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要使弹簧秤的示数等于木块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使木块在弹簧秤拉力的作用下做____________运动。
(2)甲、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3)甲、丙两图所示的实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滑动摩擦力越大。
(4)上述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__有关。
(5)上述实验采用了_______________的研究方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2016-2017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4分) 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
① 竹管开口 ② 管侧劈形小口 ③ 竹管 ④ 木劈 ⑤ 布团 ⑥ 铁丝
(1) 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 .
(2) 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 ,音调最低的位置是 .
(3) 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 请举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2016苏州卷】(5 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
(1) 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 = cm.
(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 的实像.若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 刻度线处,光屏上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
(3)如图丙,保持蜡烛位置不变,移动透镜至16cm刻度线处,则人眼在图中 处能观察到烛焰的像.
(4) 如图丁,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由清晰变模糊了,将光屏向透镜移动适当距离后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是 眼镜(近视/远视).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