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利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提升同一重物G(不计机械本身的重力和摩擦),所需拉力F最大的是(  )
A.B.C.D.

分析 (1)对于AB选项应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物体重力与拉力的关系,
(2)由题知,不计摩擦和动滑轮重,先分析所用的是定滑轮、动滑轮还是滑轮组,
若是定滑轮,不省力,F=G;
若是动滑轮,省一半力,F=$\frac{1}{2}$G.

解答 解:A、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L=G×$\frac{1}{2}$L,所以F=$\frac{1}{2}$G;
B、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此时F×$\frac{1}{2}$L=G×L,所以F=2G;
C、该图是定滑轮,所以不省力,F=G;
D、该图是动滑轮,省一半力,F=$\frac{1}{2}$G,
所以这四个杠杆中B杠杆所需拉力最大.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是一道综合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各个元件连接起来(用铅笔画线表示导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学习了功的知识后,小章和小萍同学就“人们为什么要使用简单机械”进行了讨论.她们想:使用机械有时可以省力,有时能够省距离,那么使用机械可不可以省功呢?带着这个问题,她们去问老师,老师却给她们提供了一根细线、一段绳子、刻度尺及动滑轮、铁块、铁架台各一只,要她们自己去验证,以下是她们的探究过程,请帮助她们完成下面的填空.
(1)他们发现老师少给了她们一样器材,并再问老师要了来,这件器材是弹簧测力计.
(2)她们用细线系住铁块,并用向老师要来的器材测出铁块的重力.
(3)用手直接将铁块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cm,这次对铁块所做的功是W1
(4)再利用动滑轮将这个铁块也竖直向上匀速提升20cm,测出这时绳子自由端的拉力是1.5N.那么这次拉力所做的功W2=0.6J.
(5)经过比较,她们发现W2>W1,请你和她们一起分析造成W2>W1的一种可能的原因是必须克服动滑轮重及摩擦力做一些额外功.
(6)她们将所得到结论告诉老师向老师求证,老师告诉她们,只要方法正确,无论用哪做的功大于直接用手对物体做的功,即使用任何机械都不能省功(填“能”或“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是小林同学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情况,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A.远视镜、凸透镜B.远视镜、凹透镜C.近视镜、凹透镜D.近视镜、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中传播的情形,则入射角等于30度,折射角等于40度,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是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下面有关“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与“伏安法则小灯泡电阻”两个实验的问题请分析回答.
(1)下列关于这两个实验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C
A.两实验都采用了控制变量法
B.两实验运用的原理是相同的
C.前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分析多组数据,从而得出电流跟电阻的关系
D.后者多次测量的目的是取多组数据的平均值以减小误差
(2)小华在做“伏安法则小灯泡电阻”实验中,电流表和电压表的指针偏转情况如图所示,则实验中存在的不当之处是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太大.
(3)在“伏安法测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发现当小灯泡两端电压减小时,它的亮度随之减弱,测量的小灯泡电阻也随之减小,引起这一变化的合理解释是D
A.导体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
B.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一定时,导体的电阻与电压成正比
C.电压减小时,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不变,电阻减小
D.电压减小时,小灯泡亮度变暗,温度变低,电阻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数据中与实际生活最接近的是(  )
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B.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厚度约为4mm
C.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是37℃D.人正常步行的平均速度是1.1m/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铜棒ab与电流表构成闭合电路,ab置于磁场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这个装置能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只要铜棒ab在磁极间运动,电流表的指针就会偏转
C.所产生的电流的方向只与ab的运动方向有关
D.利用这一现象所得出的原理,人们制造了电动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在贵重金属中常用“盎司”这个质量单位,1盎司=31.1g,一块体积是10cm3,奥运会的金牌含有5盎司黄金,它是纯金吗?不是(选填“是”或“不是”).(ρ=19.3×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