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题(5分)
我们知道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另外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
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运动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1=6m/s,则这个物体在
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
a= m/s2;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3)根据你阅读后得到的信息,请你写出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
(4)如果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物理量是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王芳同学站在平面镜前3m处,她的像到镜面的距离为 m,她向后退的过程中,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现将一块和镜面一样大的木板放在镜子的后面1m处,如图所示,这时她 (选填“仍能”或“不能”)在镜中看到自己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图20是小红同学探究”通过电阻上的电流跟其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电路,所用器材有:电压恒为4.5V的电源,阻值为5Ω、10Ω、20Ω的定值电阻各一只,”25Ω lA”的滑动变阻器一只,学生用电流表、电压表各一只,开关和导线若干.
(1)在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过程中
U(V) | 0.5 | 1.0 | 1.5 | 2.0 | 2.5 | 3.0 |
I(A) | 0.1 | 0.2 | 0.4 | 0.5 | 0.6 |
①请你在实物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验电路的连接.(要求滑片在最大阻值位置)
②连接电路时,开关要 .
③调节滑动变阻器,测出通过电阻R的电流和对应的电压值如表中所示,试分析:实验时所选用电阻R的阻值为 Ω,表格中所缺的数据应为__ _A,得出的结论是 .
(2)在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过程中,小红先将5Ω的电阻连入电路中,闭合开关,移动滑片,使与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的示数为某值,并记下电流值;再分别改接10Ω、20Ω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为了能完成实验,你认为应利用滑动变阻器控制R两端的电压至少保持___ _V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室内不同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由于_________,生活中常有人说“门缝看人,把人看扁了”,根据光学知识可知这一观点是__________(填“对”或“不对”)的,但如果我们由远处逐渐走近门缝时,我们通过门缝看到的范围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李树家装修新房时考虑声学吸音效果.他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他找来相同的三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这里的相同主要是指_______________(质量、体积、厚度).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材料种类 | 聚酯棉 | 软木 | 泡沫 |
玻璃杯发声大小 | 最小 | 最大 | 较大 |
最强 | 最弱 | 较弱 |
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______________;
(3)小明实验中的三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从上面实验中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影”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下列“影”与物理知识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倒影----平面镜成像
C.电影----凸透镜成像 D.摄影----光的反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正常人的眼睛在水中看物体会一片模糊,因为光从空气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大,而光从水中射入眼睛折射程度就明显减小.关于在水中看清物体,有下列说法:①高度远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②高度近视的人在水中裸眼看物体更清晰;③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老花眼镜;④正常人在水中应戴高度近视眼镜.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1)在图1中完成反射光路、在图中标出反射角的度数。
(2)如图2所示,蜡烛经凸透镜成清晰的像在光屏上,请画出入射光线经透镜后的出射光线,并确定透镜焦点的位置(保留作图过程)
![]() |
![]() | |||
![]() |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中,猛将张飞单枪立马在长坂坡当阳桥头,一声大喝吓退十万曹操大军.这个典故形容张飞声音
A.音调高 B.音色差 C.频率高 D.响度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