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及电阻R0均恒定不变,当可变电阻R先后被调为8Ω和2Ω时,可变电阻R的电功率都是2W,则R0=4Ω,U=6V,电源先后供给电路的功率之比为1:2.

分析 由电路图可知,R0与R串联,根据P=I2R表示出两种情况下R消耗的电功率即可求出电流之比,根据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得出等式即可求出R0的阻值,根据P=I2R求出变阻器的阻值为8Ω时电路中的电流,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再根据P=UI求出电源先后供给电路的功率之比.

解答 解:两种情况的等效电路图如下图所示:

由P=I2R可得,两电路中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frac{{P}_{1}}{{P}_{2}}$=$\frac{{{I}_{1}}^{2}{R}_{1}}{{{I}_{2}}^{2}{R}_{2}}$=$\frac{{{I}_{1}}^{2}}{{{I}_{2}}^{2}}$×$\frac{{R}_{1}}{{R}_{2}}$=$\frac{{{I}_{1}}^{2}}{{{I}_{2}}^{2}}$×$\frac{8Ω}{2Ω}$=$\frac{1}{1}$,
解得:$\frac{{I}_{1}}{{I}_{2}}$=$\frac{1}{2}$,
因电压一定时,电路与电阻成反比,
所以,$\frac{{I}_{1}}{{I}_{2}}$=$\frac{{R}_{0}+{R}_{2}}{{R}_{0}+{R}_{1}}$=$\frac{{R}_{0}+2Ω}{{R}_{0}+8Ω}$=$\frac{1}{2}$,
解得:R0=4Ω,
图1中的电流:
I1=$\sqrt{\frac{{P}_{1}}{{R}_{1}}}$=$\sqrt{\frac{2W}{8Ω}}$=0.5A,
则电源的电压:
U=I1(R0+R1)=0.5A×(4Ω+8Ω)=6V,
电源先后供给电路的功率之比:
$\frac{P}{P′}$=$\frac{U{I}_{1}}{U{I}_{2}}$=$\frac{{I}_{1}}{{I}_{2}}$=$\frac{1}{2}$.
故答案为:4;6;1:2.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电功率的计算、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的了解与掌握,能根据题目提供条件列出方程求解是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是某同学研究电流热效应的实验装置图,在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相等的煤油,里面各放一根电阻丝,烧瓶A中电阻丝的电阻小于烧瓶B中电阻丝的电阻.
(1)根据实验装置图可知,这名同学想利用如图所示实验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电阻是否有关;
(2)在这个实验中,还可以通过观察比较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来比较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电流通过B烧瓶中电阻丝产生的热量多.
(3)由这个实验得倒的结论是在电流和通电时间一定时,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刷卡机广泛应用于银行、超市等,当带有磁条的信用卡在刷卡机上刷过时,刷卡机的检测头就会产生感应电流,便可读出磁条上的信息.以下选项中也是利用该原理工作的是(  )
A.电动机B.电磁波C.动圈式话筒D.电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1782年,英国人瓦特改良了往复式蒸汽机,使之成为可以广泛使用的热机.人们以他的名字命名了功率的单位.热机在压缩冲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用来辨别家庭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的工具是(  )
A.电流表B.电压表C.电能表D.测电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透明幻灯片上的景物经幻灯片在屏幕上成放大的实像,幻灯片到幻灯机镜头的距离L与镜头焦距f的关系是f<L<2f,从幻灯机射到屏幕上的光线在屏幕上发生漫反射(填“镜面”或“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是“神州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所做的“水球实验”的图片,当时王亚平说:“你们看,这个水球像不像是一个透镜,透过它,你们还可以看到我的倒影呢”.关于这个实验中的“水球”和我们看到的“倒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个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倒影”不能成在光屏上
C.“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D.假定用手遮挡住“水球”的上半部分,将看不到“倒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小华为了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质量、速度的关系,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实验甲: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和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实验乙:质量不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弧形轨道分别从A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1)要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应选用甲图.(填“甲”、“乙”)
(2)甲、乙两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动能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质量有关,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3)这个实验中,利用木块被碰撞后移动的距离来比较物体的动能大小,下列实例中与此实验方法相同的有②.(填编号)
①认识电流大小时,用水流进行类比
②用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来认识分子是运动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物理学中把具有流动性的液体和气体统称为流体.当流体处于流动状态时,其内部各处的压强有什么规律呢?
小李同学将粗细不同的玻璃管装置接到水流稳定的自来水管上,当水在玻璃管中流动时,可以看到两个竖直管中水面的高度并不相同,实验现象如图(a)所示.接着,小李同学又自制了一个飞机机翼模型,将其固定在托盘测力计上,观察测力计示数,如图(b)所示,在机翼模型正前方用电扇迎面吹风来模拟飞机飞行时的气流,观察到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

①由图(a)所示的实验现象,可得出流体压强与流速之间的关系的初步结论是: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②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电扇转动后,托盘测力计的示数变小了,原因是:机翼上凸下平,上方气流速度比下方大,造成机翼上方压强小于(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所以机翼获得向上的升力,使测力计读数变小.
③在下列情形中,能够运用上述结论进行解释的是BD.(选填序号)
A.将氢气球放手后,它会飘向空中
B.大风吹过,未插住插销的窗户向外推开
C.直升飞机能够停在空中一定高度处
D.地铁站台上,人必须在警戒线外候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