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 |
B. | 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 | |
C. | 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 |
D. | 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
分析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解答 解:根据海绵城市的含义可知,“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将不透水的水泥路改成透水的油砂路”都有利于海绵城市的建设,而“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改”与建设海绵城市无关;故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 该题考查建设海绵城市的相关知识点,完成此题,可以从水和空气的保护来进行.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A. | 一个物体带正电,另一个物体带等量的负电 | |
B. | 两个物体都不带电 | |
C. | 两个物体都带等量的正电 | |
D. | 两个物体都带不等量的负电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音调 | B. | 响度 | C. | 音色 | D. | 频率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通过日常生活得出的经验 | B. | 理论推导出来的 | ||
C. | 由实验直接证实的 | D. | 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科学推理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 | |
B. | 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 |
C. | 植树造林是为了在传播路径上减弱噪声 | |
D.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