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当物距大于2f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此时像距处于f和2f之间,像距小于物距;
(2)当将凸透镜的部分遮住时,凸透镜仍能成完整的像;
(3)根据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进行分析;
(4)凸透镜成的实像是倒立的,像与物体的变化方向恰好相反.
解答 解:(1)由图知,像距小于物距,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2)挡住透镜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像,所以光屏上所成的像是完整的,只是会聚光线比原来变少,像变暗了,D正确;
(3)把光屏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的像,应使像向右移动,则需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凹透镜,凹透镜能使光线延迟会聚,近视眼镜就是一个凹透镜;
(4)蜡烛在燃放中不断缩短,向下移动,光屏上的像向上移动,要使像能够成在光屏中央,可向上移动光屏,或向上移动蜡烛或向下移动凸透镜.
故答案为:(1)倒立;缩小;实;照相机;(2)D;(3)近视眼镜;(4)上;上.
点评 此题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不仅要掌握成像特点与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而且要善于总结规律.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序号 | 电压(伏) | 电流(安) | 电阻(欧) | |
1 | 4.5 | 0.22 | 20.5 | 20.2 |
2 | 3 | 0.15 | 20.0 | |
3 | 0.3 | 20.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次数 | 物距u/cm | 像距v/cm | 像的长度/cm | 像的特征 |
1 | 4.0 | / | 光斑大小变化 | 只有圆光斑 |
2 | 6.0 | / | 光斑大小变化 | 只有圆光斑 |
3 | 8.0 | / | 光斑大小不变 | 只有圆光斑 |
4 | 10.0 | 40.0 | 8.0 | 倒立的箭头 |
5 | 12.0 | 24.0 | 4.0 | 倒立的箭头 |
6 | 14.0 | 18.7 | 2.7 | 倒立的箭头 |
7 | 16.0 | 16.0 | 2.0 | 倒立的箭头 |
8 | 18.0 | 14.4 | 1.6 | 倒立的箭头 |
9 | 20.0 | 13.3 | 1.3 | 倒立的箭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实验次数 | 定值电阻Ω) | 电流表示数(A) |
1 | 5 | |
2 | 10 | 0.18 |
3 | 20 | 0.09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甲金属丝 | 康铜长度20cm 直径0.3mm | ||||
次数 | l | 2 | 3 | 4 | 5 |
U/V | 0 | 1.0 | 1.5 | 2 | 2.5 |
I/A | 0 | 0.48 | 0.72 | 0.96 | 1.2 |
乙金属丝 | 镍铬长度20cm 直径0.3cm | ||||
次数 | 1 | 2 | 3 | 4 | 5 |
U/V | 0 | 1.0 | 1.5 | 2.0 | 2.5 |
I/A | 0 | 0.32 | 0.48 | 0.64 | 0.8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实验 次数 | I/A | A、B间 电阻值R/Ω |
1 | 0.80 | 5 |
2 | 0.60 | 10 |
3 | 0.48 | 15 |
4 | 0.40 | 20 |
5 | 0.34 | 25 |
6 | 0.30 | 3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电源电压6V太低 | B.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 | ||
C. | 控制的电压3V太高 | D. | 30Ω的阻值太小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