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所示,薄壁圆柱形容器甲和乙内分别盛有质量均为2.4kg的盐水和水,甲的底面积为0.01m2,乙的底面积为0.025m2.为了使盐水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小军和小芳设计了不同的方法,如下表所示,请判断,小芳同学设计的方法可行,该方法中所要求的体积V=1.8×10-3m3(ρ盐水=1.2×103kg/m3,ρ=1.0×103kg/m3).
同学所设计的方法
小军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盐水和水
小芳分别在甲、乙中抽出相同体积的盐水和水

分析 知道盐水和水的质量,利用G=mg求出重力,因为是圆柱形容器,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力等于液体重,又知道底面积,利用压强公式求盐水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可知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大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要想使盐水和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采取的办法就是倒入盐水和水产生的△p盐水<△p或抽出水和酒精产生的△p盐水>△p,据此判断哪个设计可行,再利用压强相等列方程求解.

解答 解:因是圆柱形容器,
所以,盐水和水对容器底的压力:
F=G=mg=2.4kg×9.8N/kg=23.52N,
盐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frac{{F}_{甲}}{{S}_{甲}}$=$\frac{23.52N}{0.01{m}^{2}}$=2352Pa,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p=$\frac{{F}_{乙}}{{S}_{乙}}$=$\frac{23.52N}{0.025{m}^{2}}$=940.8Pa,
所以,p>p
(1)小军所设计的方法:分别在甲、乙中倒入相同体积的盐水和水
因△F=△G=△mg=ρ△Vg,水的密度小于盐水的密度,
所以△F>△F,而S<S
由压强公式可知$\frac{△\;{F}_{甲}}{{S}_{甲}}$>$\frac{△{F}_{乙}}{{S}_{乙}}$,即甲容器增加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增加的压强,
则盐水和水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相等,小军的设计方案不可行;
(2)小芳所设计的方法:抽出相同体积的盐水和水,
因为△F=△G=△mg=ρ△Vg,盐水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所以△F>△F,而S<S
由压强公式可知$\frac{△\;{F}_{甲}}{{S}_{甲}}$>$\frac{△{F}_{乙}}{{S}_{乙}}$,
即甲容器减小的压强大于乙容器减小的压强,会使容器底受到的压强相等,小芳的设计方案可行;
设抽出盐水和水的体积为△V,则两液体变化的深度分别为:
△h盐水=$\frac{△V}{{S}_{甲}}$=$\frac{△V}{0.01{m}^{2}}$,△h=$\frac{△V}{{S}_{乙}}$=$\frac{△V}{0.025{m}^{2}}$,
因p′=p
所以,p盐水g△h盐水=pg△h
即2352Pa-1.2×103kg/m3×9.8N/kg×$\frac{△V}{0.01{m}^{2}}$=940.8Pa-1.0×103kg/m3×9.8N/kg×$\frac{△V}{0.025{m}^{2}}$,
解得:△V=1.8×10-3m3
故答案为:小芳;1.8×10-3

点评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重力公式、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分析时要求灵活选用公式,注意液体对直壁容器(圆柱形、方形)底的压力等于液体重.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下列不属于声音传递信息的是(  )
A.响起的门铃声B.战场上吹响的冲锋号声
C.声音在固体中比气体中传播的快D.比赛场上发令员的枪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一个大木箱原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所示,现某人将它装在重为50N的小车将它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匀速推上顶端,整个过程历时10秒,已知木箱重400N,人对车的推力F=75N,斜面长4m,斜面高0.5m,人做功的功率30W;人做的有用功225J;斜面的机械效率为75%,木箱受到的摩擦力是18.75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一个质量为0.3kg的水壶,装满水后总质量为0.8kg,则该壶的容积为5×10-4m3.若装满另一种液体时总质量为0.7kg,则这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要使R1、R2串联应闭合开关K2,若要使R1、R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K1、K2,如果K1、K2、K3 都闭合时电路将会发生短路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把高4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7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8.5cmB.11.5cmC.4.5cmD.1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有一支刻度均匀但不准确的温度计,当它的玻璃泡浸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0℃,当它的玻璃泡浸入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示数为95℃,现把它挂在教室中示数为19℃,则实际温度是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40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明和小红想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两瓶煤油中都浸泡着一段金属丝,烧瓶甲中的金属丝是镍铬合金丝,电阻比较大,烧瓶乙中的金属丝是铜丝,电阻比较小.温度计显示煤油的温度.
(1)通过观察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判断电流产生的热量的多少.
(2)图中甲、乙两根电阻丝是串联的,这是为了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导体电阻大小的关系.
(3)这两个烧瓶中所盛煤油的质量应该相同.
(4)小红问小明“水比较容易获得,干嘛不用水代替煤油”.对于这个问题,小明与他的同学给出了下列四种答案,你认为合理的是D
A.因为煤油有颜色便于观察        B.因为煤油有比较大的热值
C.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密度        D.因为煤油有比较小的比热容
(5)实验中,小明和小红发现甲烧瓶中温度计的示数升高的快.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导体的电阻越大,产生的热量越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