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8.体积为2m3的钢瓶内装有密度为1.5kg/m3的氧气,某次用去了总质量的$\frac{1}{3}$,则钢瓶内剩余氧气的质量为2 kg,剩余氧气的密度为1 kg/m3

分析 用去了其中的 $\frac{1}{3}$后,剩余氧气的质量就为原来质量的$\frac{2}{3}$了;剩余氧气的体积与钢瓶的容积相同,氧气的体积不变,变化的是质量,根据密度公式求解密度.

解答 解:根据ρ=$\frac{m}{V}$可得,原来氧气的质量为:
m=ρV=1.5kg/m3×2m3=3kg,
故钢瓶内剩下$\frac{2}{3}$氧气的质量为:
$\frac{2}{3}$×3kg=2kg
剩余氧气的密度:
ρ=$\frac{{m}_{剩}}{V}$=$\frac{2kg}{2{m}^{3}}$=1kg/m3
故答案:2;1.

点评 此类题目中,气体体积和钢瓶的容积一致是题目的隐含条件,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厨房,闻到一股饭菜香味
B.将糖加入开水中,使之变成糖开水
C.用食盐将青菜制成咸菜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用不同的照相机站在同一地点拍摄肥城龙山路的照片如图所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由于两架照相机(  )
A.镜头的类型不同,一个是凸透镜,另一个是凹透镜
B.镜头的焦距不同
C.镜头的大小不同
D.底片的大小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一个底面积为2m2的圆柱状容器,装有适量的水,现在将一个体积为1m3、密度为0.8×103kg/m3的物体A放入其中,最终物体A漂浮于水面上.
则:(1)物体A所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如图所示,若将画斜线部分截取下来并取出(其体积为浸入水中体积的一半),则取出的那部分物体的质量是多少?
(3)待剩余部分再次静止后,容器底部受到压强减小了多少?(g=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3.凸透镜能成实像的条件是u>f,近视眼镜对光具有发散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8Ω,R2=12Ω.若S1、S2都闭合,①②两电表示数之比为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不能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是(  )
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
B.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
C.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
D.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所示,电路中允许接入用电器的最大总功率为W当小明家只有一盏电灯工作时,3min内转盘正好转过5圈,则该电灯消耗的电能是7200J,它的电功率为4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区间测速”是高速公路上使用的一种测速方式,即通过测量车辆经过前后两个测速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判定车辆是否超速.如图所示,若某路段限速110km/h,一辆汽车经过该路段A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31分20秒,到达B测速点的时间是21时41分20秒,已知两测速点间的距离是22km.
(1)试计算这辆汽车在该路段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这辆车是否超速行驶?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汽车从A测速点到达B测速点最短时间是多少mi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