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课外活动时,小明和小华均在操场上沿直线进行跑步训练。在某次训练中,他们通过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两人都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
C.前2s内,小明跑得较快
D.全程中,两人跑步的平均速度相同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1)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路程与时间是成正比的,在图象上表现为一条直线;(2)判断前2s内谁跑得快,我们可采取相同时间比较路程,谁在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长,谁就跑得快;(3)用8s通过的路程除以8s,即得到两人的平均速度,从而进行比较.由图象可知,小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直线,表明路程和时间成正比,所以小明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而小华的路程和时间关系图象是一条曲线,表明路程和时间不成正比,所以小华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AB错误;由图象可知,在前2s内,小华运动的距离比小明长,所以小华跑得较快,故C错误;由图象可知,两人在8s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为40m,所以前8s内,两人的平均速度相同,故D正确.故选D.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体积为500cm3的长方体木块浸没在装有水的柱形容器中,细线对木块的拉力为2N,此时水的深度为20cm。(取g=10N/kg),求:如图所示,求:
(1)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木块受到水的浮力;
(3)木块的密度;
(4)若剪断细线待木块静止后,将木块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要使剩余木块刚好浸没在水中,在木块上应加多大的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
(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 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镜子进行实验的目的是 .
(2)所用刻度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像与物 关系.
(3)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关系.
(4)移去后面的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接收到蜡烛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所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填“虚”或“实”).
(5)小红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6)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 .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
(7)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辆额定功率为30kw的小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直线行驶15min,消耗汽油2kg.(q汽油=4.5×107J/Kg)问:
(1)小汽车在15min内做了多少功?
(2)消耗汽油产生放出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3)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潜水艇在海中潜行一段时间后上浮。在潜水艇浮出水面之前,所受海水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压强减小,浮力不变 B.压强增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D.压强不变,浮力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李白赋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描述了瀑布的壮观。瀑布飞流而下时,水的(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
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加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