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0.下列关于粒子和宇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太阳才是宇宙的中心
B.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核是可分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
C.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之间没有排斥力
D.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

分析 (1)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
(2)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原子核是可分的;
(3)分子间存在着斥力和引力;
(4)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粒子: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的结构.

解答 解:
A、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其他八个行星绕着太阳转,而太阳不是宇宙的中心,故A错误;
B、静电现象是由于物质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产生的现象,从静电现象认识到原子是可分的,而不是原子核是可分的,故B错误;
C、将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压紧后,它们会粘在一起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引力,故C错误;
D、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了比原子小得多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有结构的,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原子结构等,是一道学科综合题,熟练掌握基础知识,是正确解题的前提与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在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自左向右移动的过程中:①V1示数变大②V2示数变大③A示数变小④灯泡L亮度变亮,以上四点描述中正确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将一束扯成丝状的塑料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的捋,塑料绳下端会向四周散开.原因是细丝与手摩擦后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问题解决
现在有一个量程足够的弹簧测力计,一个半径为R的真空吸盘,一块结实的玻璃板,刻度尺.请你利用这些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并写出大气压强的数学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小明利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和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小明首先对某种合金材料制成的不同合金块进行探究.
①在调节天平平衡时,若指针静止时位置如图 1 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 端调节,直至天平平衡;
②图2是正确测量合金块质量时的情形,它的质量为34g.
③图3是测体积的情形,由以上数据可算出金属块的密度为6.8×103kg/m3
(2)小明对水接着进行探究,他在正确实验的基础上,根据测出的数据描绘出的关系图线如图 4 中甲所示.分析甲图线发现其未经过坐标原点,原因可能是误将烧杯和水的总质量当作了水的质量.由以上可推断: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线应是丙(选填图 5 中“乙”、“丙”、“丁”或“乙、丙、丁都有 可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嫦娥三号”探测器由“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探测器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整流罩脱落,整流罩脱落后仍要向上运动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整流罩具有惯性; 探测器绕月飞行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发生改变”或“不发生改变”),探测器所受到的是非平衡力(选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小华买了一只宜兴茶壶,如图所示.她听说宜兴茶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她用天平测出整个茶壶的质量为 159g,其中壶盖的质量为 44.4g,他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并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 14.8g,则:
(1)壶盖的体积是多少?
(2)请你帮小华算出这种材料的密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有关大气压的说法和现象中,表述正确的是(  )
A.在高山上用普通锅煮不熟饭,因为高山上大气压大,锅内的水不容易沸腾
B.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出了大气压,其大小等于76c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C.用吸管喝瓶装饮料时,实际上是靠大气压把饮料从瓶中“压”上来的
D.人潜水的深度不能太大,这是因为水的压强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0.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同学作了如图所示的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海绵形变程度,显示压力作用的效果.比较ac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比较a、b两图所示实验,说明在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