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9.在“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的实验中,让木块由静止开始沿斜面滑下,木块在三种不同水平面上运动一段距离后分别停留在如图所示的位置.
(1)实验需要木块进入不同的水平面有相同的初速度,则木块应从同一斜面同一高度开始下滑.
(2)木块进入水平面后,在运动过程中受到的一对平衡力是重力和支持力.
(3)实验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推论:如果木块在水平面受到的阻力为零,木块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两种研究方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这些器材一定可探究的是B
A.物体动能大小与质量是否有关
B.物体动能大小与速度是否有关
C.A、B都可探究.

分析 (1)能科学的认识事物,分析现象和把握物理规律;
(2)在水平面上运动时,小车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直接从实验得出结论,是在大量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推理概况出来的.
(5)此实验运用的主要方法是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探究动能的影响因素的实验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小铁球进行.

解答 解:(1)要研究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必须控制变量,即控制控制木块的初速度相同,即让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所受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木块受到的阻力不同,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木块运动的距离不同,由此得出结论:平面越光滑,木块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4)由题干中图可知:木块在粗糙水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大,前进的距离越近,在光滑平面上受到的阻力越小,前进的距离越远.由此可以推理:当木块不受阻力时,应该沿着光滑的水平面永远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探究过程中主要采用了科学推理法和控制变量法;
(6)在此实验所给器材基础上,添加一个小铁球,运用小铁球在斜面的不同高度处滚下,获得不同的速度,撞击木块,比较木块被撞击的距离,可以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故选B.
故答案为:(1)同一高度;(2)重力和支持力;(3)慢;(4)做匀速直线运动;(5)控制变量法;(6)B.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对科学探究的能力的考查.是一道考查能力分析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是一个手摇升降晾衣架上的摇柄,它的轴半径为2cm,轮半径为12cm,摇柄摇动15周可收绳约1.884m.如果晾衣架上面晾晒的衣物及附属设备总重为36N,摇动摇柄时需要克服的摩擦力为6N,那么,匀速摇动摇柄需要的力为7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是某种汽车质量测试仪(俗称地磅)的工作原理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压力传感器的电阻会随着受到的压力的增加而减小,汽车开上踏板,质量显示表的指针就会显示出待测汽车的质量.下列关于测试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B点的力为动力,图中的ABO是一个省力杠杆
B.质量显示表是用电压表改装而成的
C.质量显示表表盘上的刻度值越往右越小
D.汽车质量越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2015年在苏州举行的第53届世乒赛中首次使用了“40+”新球,新球与“40”旧球如图甲所示.

小科想比较两种球的弹性大小,做了如下实验:将两球从相同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比较两球落到同一桌面上弹起的高度得出弹性大小,发现很难比较两球弹起的高度,继续观察,两球在桌面上反复弹跳,发现新球停止弹跳时,旧球还在弹跳,如图乙所示,多次实验结果相同,说明旧球的弹性比新球好.
(1)乒乓球下落过程中重力势能逐渐减小;
(2)该实验体现了转换的思想,将比较球的弹性分别转换为比较弹起的高度和弹跳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五一”假期小明骑自行车去我市侏罗纪公园游玩,当自行车从一坡顶向坡底运动的过程中,为了减小车速,他捏紧车闸,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此时刹车皮会发热,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内能.当小明看到一辆同向行驶的汽车超越自己时,若以汽车为参照物,小明是向后(选填“前”、“后”)运动的.当他停止蹬脚踏板,自行车不会立即停下,是由于自行车具有惯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5月31日,中国运动员苏炳添在国际百米大赛中跑出了9秒99的成绩,成为首位跑进10秒的中国人,起跑时他用力蹬助跑器后飞速冲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在冲过终点减速的过程中,他的惯性不变,动能减小(后两空均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强用手托着篮球在空中静止,抽回手后篮球在其重力作用下加速下落,于是小强得出结论:物体的运动方向总是与其受力的方向相同.请你只利用篮球,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小强的结论是错误的.要求:简述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鸿霄同学按如图所示电路图连接了电路,灯泡 L1、L2 规格相同.闭合开关后,观察不到两灯发光,将一根导线接在 L1 两端时,观察到 L2 会发光,据此他猜想:可能是两灯的实际电功率太小,也可能是 L1 断路.请你扼要写出确定上述哪一个猜想正确的检测过程.
检测方法观察到的现象得出的结论
将导线与L2并联①L1发光
②L1不发光
①两灯电功率太小造成的
②L1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对生活中一些惯性现象的解释:
①水平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继续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具有惯性;
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
③小汽车配置安全气囊,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
④抛出去的实心球还会在空中运动一段时间,是因为实心球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以上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有①②B.只有①④C.只有②③D.只有①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