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沿斜面下滑的平均速度的实验.
(1)该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停表测平均速度.
(2)该实验原理是v=$\frac{s}{t}$
(3)实验时观察到,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是变速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填“大”或“小”).
(5)图中秒表的1格表示1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其中s1=80cm小车长10cm,则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0.16m/s,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0.2m/s.
(6)若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V1则三个速度中最大的是v2

分析 (1)在用斜面小车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要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用到刻度尺和秒表;
(2)测量原理是v=$\frac{s}{t}$;
(3)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逐渐变大.
(4)如果斜面太高,物体运动时间太短,不容易计时.
(5)确定对应的路程与时间,根据速度公式计算出各自的平均速度;
(6)小车在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所以平均速度最大的是下半段路程.

解答 解:(1)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用停表测量小车运动的时间;
(2)实验中要利用公式v=$\frac{s}{t}$计算小车平均速度;
(3)小车沿斜面顶端下滑到斜面底端的运动时,速度越来越大,因此是变速直线运动.
(4)斜面的坡度较小,小车运动速度较慢,运动时间较长,便于计时.避免斜面太高时,小车运动速度太大,运动时间太短,难以测量;
(5)由图知,全程所用的时间为5s,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v=$\frac{s}{t}$=$\frac{80cm}{5s}$=16cm/s=0.16m/s;
下半段路程所用时间为2s,所以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frac{\frac{1}{2}{s}_{1}}{{t}_{2}}$=$\frac{\frac{1}{2}×80cm}{2s}$=20cm/s=0.2m/s;
(6)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所以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小,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最大,整个露出的平均速度居中.
故答案为:
(1)刻度尺;停表;
(2)v=$\frac{s}{t}$;
(3)变速;
(4)小;
(5)0.16;0.2;
(6)v2

点评 “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关键是知道实验原理和方法,会根据平均速度的公式v=$\frac{s}{t}$比较平均速度的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6.在一次某新型号的汽车测试中,让汽车在一段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4.8km,受到的阻力是3.0×103N,消耗汽油1.2kg(假设汽油完全燃烧).汽油的热值为q=4×107J/kg,求:
(1)在测试过程中,汽车牵引力所做的功W.
(2)完全燃烧1.2kg汽油所放的热量多少?
(3)该型号汽车的热机效率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7.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
(1)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2)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4.小明和小华同学为了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两个烧瓶A、B中盛有质量、初温相等的煤油,RA与RB是阻值不同的电热丝.(1)RA与RB采用串联的连接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控制通过两电阻丝的电流相等.
(2)小明同学为比较RA与RB阻值的大小,用电压表分别测出RA与RB两端电压大小,发现UA<UB,则RA<RB(选填“>”、“<”或“=”).
(3)在相同时间内,可通过观察温度计的示数上升多少来比较电流通过电热丝产生的热量多少;为了升温较快,实验液体选用煤油而不选用水,主要是因为在液体质量相同、吸收的热量相同的情况下,液体的比热容越小,温度升高得越快,实验效果更明显.
(4)实验发现烧瓶B中煤油吸热多,这表明: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等时,电阻越大,电流产生的热量越多.
(5)小华想改装实验装置用来“测量煤油的比热容的大小”,则他们应将烧瓶A中煤油换成与其质量(选填“质量”或“体积”)相等的水,并将电热丝RA换成RB的电热丝.小明认为这样测量煤油的比热容会有较大的误差,原因主要有:水与煤油的散热程度不同(或水和煤油吸热、导热不同)(写出一条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如图所示是小刚在课余时间制作的一支竹笛,在竹管开口处①向管内吹气时,竹笛可以发出美妙的笛声,推拉铁丝环⑥时,音调可以改变.
①竹管开口  ②管侧劈形小口  ③竹管  ④木劈  ⑤布团  ⑥铁丝
(1)吹奏竹笛时,振动发声的物体是空气柱.
(2)当布团⑤分别位于a、b、c三个位置时,竹笛发出声音音调最高的位置是a,音调最低的位置是c.
(3)在中国的民族乐器中,还有哪些乐器的发声原理与此相似?请举例:葫芦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停表的读数显示的总时间是217.5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同学们常用手机进行“自拍”.“自拍”时,手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块的重力时,使测力计弹簧伸长的力是(  )
A.物块的重力B.弹簧对物块的拉力
C.物块对弹簧的拉力D.物块和弹簧测力计的总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正在行驶的汽车速度是25m/s,这句话的物理意义是汽车1秒行驶的路程是25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