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时候运动状态不一定发生改变.错.(判断对错)

分析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受力,其运动状态不一定改变,可能受平衡力;物体运动状态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并且是非平衡力的作用.

解答 解:因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当一个物体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所以此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错.

点评 物体的运动状态是由于受到外力而改变的,但若受到的外力是非平衡力,则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风能是我国未来开发、利用的重要能源之一.小明对风力的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同学一起设计了“风力测试仪”的原理图(如图所示).已知电源电压12V,电阻R为20Ω,AB是阻值为60Ω的均匀电阻丝.OP为质量、电阻均不计的金属细杆,下端连接一个圆球P.金属细杆OP始终与电阻丝AB接触良好且无摩擦.闭合开关S,无风时,OP下垂并与电阻丝的B端接触;有风时,圆球P受风力作用,使金属细杆OP绕悬挂点O偏转.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1)无风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少?(请列式计算)
(2)当金属细杆OP滑到A点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是多少?(请列式计算)
(3)若将电流表的刻度改为风力表的刻度值,请问表盘刻度均匀吗?简要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小明在“探究晶体熔化规律”的实验中,所用装置如图所示,下表所示为他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装置和图标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摄氏度-4-2000012
(1)实验时,将装有晶体的试管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加热,试管在水中的深度要适当,则“适当”的含义是试管不接触烧杯底,试管中装有晶体的部分完全浸没在水中;
(2)该晶体的熔点是0摄氏度;
(3)小明还发现在实验开始时该物质2min比后2min升温快,这是由于它在固态时的吸热能力比在液态时的吸热能力弱(填“强”或“弱”).
(4)画出该晶体熔化过程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下图中表示物体M对支持面的压力正确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所示,小红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器材有:杠杆、支架、刻度尺、细线和若干个质量相同的钩码.

(1)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为了方便测量力臂.
(2)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甲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 点挂6个钩码.
(3)小红按现有方案经多次试验后,得出如下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这个结论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符,原因是实验过程中B(填字母).
A.没有改变力的大小     B.没有改变力的方向       C.没有改变力的作用点
(4)如图乙所示,若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每个钩码质量为50g,g=10N/kg,则弹簧测力计示数为3N,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大(变大/变小/不变),其原因是弹簧秤拉力的力臂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根据你对生活中物理的认识,你认为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一只铅笔的长度约为0.5mB.一本物理书的质量约为2kg
C.一个标准大气压约为105PaD.一台普通智能手机的重力约为10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实验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从左到右分别放置蜡烛、凸透镜和光屏.
(2)实验装置正确安装并调节后,小天同学某次实验情景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在光屏上看到了烛焰清晰的像,像的性质是倒立放大 的(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生活中的幻灯机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原来光屏的位置能(选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蜡烛的实像.
【分析与论证】(1)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小天将蜡烛向左移动了5cm,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小天应将光屏向左(选填“左”或“右”)移动.
(2)在整理器材时,小天偶然在凸透镜上看到了身后景物正立、缩小的像,它的成像原因是光的反射(填“直线传播”“反射”或“折射”)
【实验拓展】(1)保持蜡烛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移一小段距离后,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可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近视眼镜(选填“近视眼镜”或“远视眼镜”).
(2)实验时,燃烧的蜡烛在不断缩短,使光屏上的像不断向上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在不更换实验器材的情况下,请写出一种可行的方法把光屏上移.
(3)小天将两支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分别置于图乙所示的位置时,光屏上C、D两处会得到清晰的烛焰的像.用一厚纸板挡住A处的烛焰,在光屏上C(选填“C”或“D”)处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容器中间用隔板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橡皮膜两侧压强不同时其形状发生改变.该装置可以探究液体压强是否跟深度、液体密度有关.
(1)实验时用橡皮膜的形状变化反应压强的不同,这种方法是转换法.具体地说就是在研究一些比较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物理现象对应的规律时,将其转化为熟知的看得见、摸得着的宏观现象来认识它们.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转换法的是:B
A、在清水中滴入红墨水研究分子的运动
B、利用磁感应线去研究磁场问题
C、利用马得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的存在
D、利用液柱上升的高度研究产生电热的多少
(2)当两边盛有不同深度的同种液体时,橡皮膜将向液面低的一边凸出:当将橡皮膜取走,整个装置就成了一个连通器,最终两边的液面会相平.
(3)当两边盛有相同深度的不同液体时,橡皮膜将向密度小(填“大”或“小”)的一边凸出.
(4)调整左右两边不同液体液面的高度使橡皮膜恰好平整,不向任何一边凸出,此时左侧液面距橡皮膜的深度是h1,右侧液面距橡皮膜的深度是h2,左右两侧液体的密度之比为h2:h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1.一质量均匀分布、正反面相同的长方形木板,以中线MN为界,对比观察左右两部分,发现粗糙程度可能不一样,哪一侧更粗糙?同学们进行了研究.
(1)小明用图甲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如下操作:
A.将轻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在板上MN左右两侧的P、Q点,另一端分别与同一滑块接触.
B.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由静止释放滑块,使滑块越过MN但不滑离木板.
C.分别测出滑块越过MN后滑行的距离x1和x2
小明想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判断木板的粗糙程度,小华提出疑义.
①为能根据x1和x2的大小关系作出正确判断,请指出小明实验中存在的问题是:不能确定滑块到达MN时的速度相同.
②简述改进方法: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在MN,另一端与滑块接触,移动滑块使弹簧压缩相同的长度,分别向木板两个不同侧面由静止释放滑块(滑块不滑出木板),分别测出滑块滑行的距离x1和x2

(2)如图乙所示,小红使滑块从同一高度的斜面由静止分别滑向木板的不同侧面,测出滑块运动的速度,分别作出滑块从侧面一端运动至MN过程中的速度v和时间t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则图线b(选填“a”或“b”)所对应的接触面更粗糙,判断的依据是:相同时间内,b的速度降低的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