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利用平面镜可以( )
A.成缩小的像 B.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C.成倒立的虚像 D.成正立的实像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所示,小灯泡额定电压为9V,闭合开关S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U-I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滑动变阻器阻值不受温度影响).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8Ω时,小灯泡消耗的功率为2.25W,此时小灯泡的阻值为 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实验室中有一个热敏电阻R,其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要测量热敏电阻在任意温度时的电阻值,现有下列实验器材:
一节旧干电池,两个开关S1、S2,导线若干。另外,还有再可供选择的以下器材:
A.电流表A(量程:0~0.6A,0~3A);
B.电压表V(量程:0~3V,0~15V);
C.定值电阻R1(阻值:5Ω);
D.定值电阻R2(阻值:150Ω)。
(1)请你从A、B、C、D四种实验器材中选择2种器材准确测量出当温度在32℃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并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①选择的2种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②选择电表的量程 。
③在答题卡方框中现有电路的基础上画出实验电路图(实验测量过程中不拆接电路)。
④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写出实验步骤并用字母表示出测量的物理量。
⑤用测量的物理量和已知物理量表示R= 。
(2)若准确测量当温度在98℃时热敏电阻R的阻值,可选择的2种器材是 (填写器材前面字母序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相同的小球在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保持静止,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的距离相同,则容器底受到的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十一黄金周”期间,小群一家驾车去百脉泉游玩。一路上,所学的物理知识帮助他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在经十东路上,小群注意到一个交通标志牌上的标示如图所示。
(1)如果小群的爸爸驾车从此处到达明水这段路程用了30min,则汽车的速度是多少?
(2)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计算从标志牌到明水最快要多长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9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某同学的实验如图甲所示:
图甲
(1)要使蜡烛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上”或“下”)调整。
(2)若此凸透镜的焦距为10 cm,蜡烛放在距离凸透镜15 cm处,调节另一侧光屏的位置可得到烛焰清晰、倒立、__________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___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
(3)某小组实验时对图甲中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将蜡烛换成LED灯、光屏换成带有方格的光屏,如图乙所示。
乙图
①蜡烛换成LED灯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光屏换成带有方格光屏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敲锣时,要想使锣停止发声,只要用手按住锣面即可,这是因为( )
A. 锣声通过手掌被人吸收
B. 手对锣面形成真空,无法传声
C. 锣面停止振动
D. 有声音,但被手遮住,听不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小明和同学利用桌上两个玻璃凸透镜(A、B)实验,A、B两凸透镜的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
(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当凸透镜及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由图可知他选择的凸透镜为 (选填“A”或“B”) ;
(2)实验前,要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你认为下面几种调整方法中最方便合理的是 ;
A.眼睛平视,视线与光具座平行,利用“三点一线”把“三心”调整到同一高度
B.用刻度尺一个一个的测量,可以很准确地控制“三心”在同一高度
C.把蜡烛、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移到一起,调整“三心”在同一高度,然后再分开
(3)随着实验的进行,蜡烛越烧越短,将会发现光屏上的像向 (选填“上”或“下”)移动;
(4)为了探究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小明和同学课后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凹、凸形状可改变的液体透镜.当蜡烛、光屏和液体透镜如图放置,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此烛焰像应是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用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改变液体透镜的凸起程度,发现光屏上的烛焰像模糊了,若把蜡烛逐渐靠近凸透镜时,光屏上的像又清晰了,说明液体透镜注水后,成的像将 (选填“靠近”、“远离”)凸透镜,此实验说明了 (选填“近视”或“远视”)眼的成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