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重为900N的货物,放在水平地面上。

(1)若动滑轮重G0=300N(不计绳重和摩擦),工人所用的拉力为多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多大?

(2)若用该装置提起1200N的货物(不计绳重和摩擦),那么货物以0.1m/s速度上升,工人所做功的功率是多少?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6-2017学年江苏省教育总校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如右图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后再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

(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你认为表中空格处应填入

(3)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

(4)你认为影响吸音性能的因素除了材料的种类,可能还有材料的 (写出一个即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小明同学看到在沸腾油锅中取铁球的表演后,得知锅中的“油”是由油和醋组成的混合液体,油的沸点为287℃,醋的沸点只有60℃,当温度达到_______℃时液体就沸腾了,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______升高,表演时铁球的温度不可能超过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山东省临沂市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烧开水时,壶嘴冒“白气”

B. 洒在地面上的水过一会儿变干了

C. 秋天的早晨,树叶上出现了小水珠

D. 放在衣柜里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变小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九年级上12月第二次质量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用图示装置探究“斜面机械效率”,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验次数

物体种类

物重G/N

斜面高h/cm

沿斜面的拉力F/N

斜面长s/cm

机械效率η/%

1

木块

4

15

1.1

90

60.6

2

小车

4

15

90

(1)沿斜面拉动物体时,应使其做 运动.

(2)根据图示测力计的示数,拉力为 N,可知第2次实验的机械效率为 %.由实验可得初步结论:斜面倾斜程度相同时, 越小,机械效率越大.

(3)第1次实验中,木块所受摩擦力为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九年级上12月第二次质量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用12N的拉力沿竖直方向匀速拉起重为20N的物体,物体上升1m所用时间为4s。此过程中拉力的功率为 W,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将物重逐渐增大,假设动滑轮始终能正常工作,此过程中,它的机械效率范围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东台市第四教育联盟九年级上12月第二次质量调研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如图所示,以中点O作为支点,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在O点右侧第8格上挂2个钩码,每个钩码重力为0.5N,用弹簧测力计在O点的左侧第4格上竖直向下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该拉力的大小为 N,将弹簧测力计由图示位置向左转动,杠杆始终保持水平平衡,则测力计的读数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3)下图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河南省安阳市龙安区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芳芳家里有一盏电灯不亮了,是停电了还是灯泡坏了?芳芳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进行判断,请你分析两种方法各得出什么结论,并说明理由。

方法一:打开电视机可以正常观看电视节目。

方法二:取下灯泡,用电池做电源,连接灯泡、电池和电流表,组成电路,观察电流表,发现指针无偏转。

方法一: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