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小册设计的提升重物的装置如图甲所示.小册站在地面上通过滑轮组提升重物,小册以拉力F1匀速竖直提升物体A的过程中,物体A的速度为v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A.小册以拉力F2匀速竖直提升物体B的过程中,物体B的速度为v2,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B.拉力F1、F2做的功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已知速度之比v1:v2=3:1,体积之比VA:VB=2:3,密度之比ρA:ρB=7:8.由此可知(  )
A.做功功率之比P1:P2=1:2B.施加拉力之比F1:F2=2:3
C.物体重力之比GA:GB=12:7D.机械效率之比ηA:ηB=7:8

分析 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①根据题目提供的两物体的体积关系和密度关系,利用密度公式和重力公式计算出物重GA和GB之比;
②根据题中乙图W-t图象提供的信息,可利用公式P=$\frac{W}{t}$计算出拉力F1和F2的做功功率P1和P2之比;
③知道物体A、B运动速度关系,可利用P=$\frac{W}{t}$=$\frac{Fs}{t}$=Fv计算出拉力F1和F2之比;
④最后再利用公式η=$\frac{{W}_{有用}}{{W}_{总}}$=$\frac{GH}{Fs}$=$\frac{G}{2F}$计算出机械效率ηA和ηB之比.

解答 解:由滑轮组的结构可以看出,承担物重的绳子股数n=2,
①因为体积之比VA:VB=2:3,密度之比ρA:ρB=7:8,
所以两次所拉物体物重之比为:$\frac{{G}_{A}}{{G}_{B}}$=$\frac{{m}_{A}g}{{m}_{B}g}$=$\frac{{ρ}_{A}{V}_{A}g}{{ρ}_{B}{V}_{B}g}$=$\frac{7×2×g}{8×3×g}$=$\frac{7}{12}$=7:12,故C错误.
②由题中W-t图象可知:
当时间为2s时,W1=180J,W2=90J,
所以两次拉力做功的功率之比为:$\frac{{P}_{1}}{{P}_{2}}$=$\frac{\frac{{W}_{1}}{t}}{\frac{{W}_{2}}{t}}$=$\frac{{W}_{1}}{{W}_{2}}$=$\frac{180J}{90J}$=$\frac{2}{1}$=2:1;故A错误;
③已知v1:v2=3:1,则v1=3v2
因为拉力端移动的速度是物体升高速度的2倍,
所以拉力端移动的速度vF1=3vF2
因为$\frac{{P}_{1}}{{P}_{2}}$=$\frac{2}{1}$,
所以,两次拉力之比为:$\frac{{F}_{1}}{{F}_{2}}$=$\frac{\frac{{P}_{1}}{{v}_{F1}}}{\frac{{P}_{2}}{{v}_{F2}}}$=$\frac{{P}_{1}}{{v}_{F1}}$×$\frac{{v}_{F2}}{{P}_{2}}$=$\frac{2×{v}_{F2}}{3×{v}_{F2}×1}$=$\frac{2}{3}$=2:3;故B正确;
④两次所拉物体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之比为:$\frac{{η}_{A}}{{η}_{B}}$=$\frac{\frac{{G}_{A}}{2{F}_{1}}}{\frac{{G}_{B}}{2{F}_{2}}}$=$\frac{{G}_{A}}{2{F}_{1}}$×$\frac{2{F}_{2}}{{G}_{B}}$=$\frac{7×2×3}{2×2×12}$=$\frac{7}{8}$=7:8;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 本题为力学综合题,考查了学生对质量公式、重力公式、功率公式、效率公式及其公式变形的掌握和运用,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要求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关键是判断出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5.轮船舱底在水面下3m,舱底穿了一个面积为0.02m2的洞,问船底受到的压强是多少?要堵住这个洞,需要对挡板施加多大的压力?(g取10N/k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不考虑温度对灯丝电阻的影响,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是一个定值电阻,若在a、b间接入一个标有“4V 3W”的灯泡L1,闭合开关S,它恰能正常发光;若在a、b间接入只标有“4V”字样灯泡L2,闭合开关S,它比正常发光时暗,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流变小B.R的实际功率不变
C.整个电路的总功率变小D.灯泡L2的额定功率大于3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在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小组同学利用泡沫海绵、小方桌、砝码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如图所示.
(1)实验中,通过观察泡沫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判断压力的作用效果.
(2)实验中,应将小方桌水平放置,使得小方桌对泡沫海绵的压力等于小方桌的重力.
(3)为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应保持受力面积不变,同时通过在桌面上增加砝码来改变压力的大小.
(4)观察分析乙、丙两图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明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9.如图所示,小明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勾住长方体木块 A,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 时拉着长木板水平向左做直线运动,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即可测出木块 A 所受摩擦力大小.在木板运 动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木块 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
B.木块 A 受到的摩擦力水平向左
C.拉动木板运动的速度变大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也变大
D.如果在木板底部加装滚珠轴承,弹簧测力计示数将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6.如图1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S,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得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与R的关系分别如图2所示.
(1)求R0的阻值和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当滑片置于某位置时,R的功率为3.2W,求此时R0的功率;
(3)当电压表示数分别为U0和5U0时,滑动变阻器的功率相等,求这两次滑动变阻器加入电路的阻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加湿器
超声波加湿器通电工作时,雾化片产生每秒170万次的高频振动,将水抛离水面雾化成大量1μm~5μm的超微粒子(水雾),吹散到空气中使空气湿润,改变空气的湿度.
图甲所示是某型号超声波加湿器,下表为其部分技术参数,其中额定加湿量是指加湿器正常工作1h雾化水的体积;循环风量是指加湿器正常工作1h通过风扇的空气体积;加湿效率是指实际加湿量和实际输入功率的比值.
型号×××额定加湿量15L/h
额定电压220V额定输入功率500W
水箱容量20L循环风量2000m3/h
加湿效率≥1.2×10-2L/(h•W)轮子与地面接触的总面积6.0×10-4m3
净重950kg

(1)上表部分技术参数中有两处单位错误,一处为6.0×10-4m3,另一处为950kg.
(2)加湿器正常工作时,每分钟通过风扇的空气质量相当于的B质量.(空气密度ρ=1.29g/cm3)  
A.一只苹果     B.一名中学生       C.一头牛        D.一辆汽车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D.
A、加湿器产生的超声波是由雾化片振动产生的
B、加湿器通电使雾化片振动,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
C、水雾化成超微粒子的过程没有发生物态变化
D、水雾化成超微粒子需要能量,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4)利用湿敏电阻可实现对环境湿度的精确测量,如图乙所示,电源电压为24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20Ω,湿敏电阻的阻值R0随湿度RH变化的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该电路能够测量的湿度范围是30%~90%;则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2~15V.
(5)在没有其他用电器接入电路的情况下,加湿器工作30min,标有“3000imp/kW•h”的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600次,实际加湿量至少为4.8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所示,将刻度尺的一端紧压在桌面上,另一端伸出桌面,用相同的力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当增加刻度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后,听到刻度尺发声的音调变低(选填“变高”、“变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