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2007?青岛)节约用电,人人有则!想象一下,如果没有电我们只能做到(  )
分析:现在社会是现代化的社会,但对电能的依赖性更强,如果没有电很多事情就无法去做,结合选项看是否使用电,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解:A、手机需要电,所以没有电无法利用手机发短信,不符合题意;
B、没有电,电灯无法使用,我们只能在晚上在油灯下写作业,符合题意;
C、音响设备需要电能才能工作,所以没有电我们就无法唱卡拉ok,不符合题意;
D、没有电,电视机无法工作,所以就不可能通过电视看新闻联播,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此题从反面考查对节约电能措施的理解,此类问题要结合生活常识进行分析解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青岛)归纳式探究:
(1)让一摞整齐的纸从斜面滑下,发现纸张变得不齐了,这是由于纸张之间有摩擦造成的.同样,让液体在管道中流动,液体也可以看作是由许多片液层组成的,各片层之间也存在着
摩擦
摩擦
,产生液体内部的阻力,这就是液体的钻滞性.

(2)晓丽用长度相同的细管来研究液体的粘滞性,做了如下实验.在温度相同的情况下,测得1s内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如下:
实验次数 液体种类 细管半径/mm 细管两端压强差 通过细管的液体体积/mm2
1 1 P 100
2 1 P 2
3 2 P 1600
4 2 P 32
5 3 P 8100
6 1 2P 200
①可见,在相同条件下,通过细管的水的体积
大于
大于
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这说明不同液体的钻滞性不同,我们用液体的粘滞系数η表示.η<η
②下面是几种流体的粘滞系数表:
温度/℃ 蓖麻籽油的η/Pa?s 水的η/×10-3Pa?s 空气的η/×10-6Pa?s
0
20
40
60
5.3
0.986
0.231
0.080
1.792
1.005
0.656
0.469
17.1
18.1
19.0
20.0
可见:一般诗况下,液体的粘滞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
减小
减小

③在晓丽用油做的实验中,苦细管半径是3mm,1s内通过细管的油的体积是40.5mm3,则细管两端的压强差是
0.25P
0.25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07?青岛)阅读短文,回答文中提出的问题.
车间停电后,各种转轮过了一段时间才能陆续停止转动.可见转动物体有转动惯性.转动惯性的大小在物理学中用转动惯量I来表示.物体可看作由n个微小部分组成,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1、m2、…mn,到某转动轴的距离分别为r1、r2、…rn,则该物体对该转动轴的转动惯量为I=m1r12+m2r22+…+mnrn2

(1)图A是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用长为l的轻质硬杆(不计质量、不形变)连接到转轴OO′上,则它对这个轮的转动惯量是
ml2
ml2

(2)图B是用铁丝制成的质量为M、半径为R的细圆环.我们将该圆环均匀分割为100等分,每一等分可以看作是一个小球(图中a).则该圆环绕着中心转轴OO'转动时的转动惯量为
MR2
MR2
.将它用轻质硬杆与转轴相固定,就制成一个玩具陀螺甲,若用同样型号的铁丝制成半径为2R的陀螺乙,则要使甲乙转动起来,更容易些的是

(3)图C中的薄圆筒半径为0.1m、质量为0.2kg,则薄圆筒对中心转轴OO'的转动惯量是
2×10-3
2×10-3
kg?m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青岛)回顾实维和探究:
(1)喇叭在“唱歌”时,我们看到纸盒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
振动
振动

(2)晓丽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便于找到
的位置,这是换元代替法;用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
大小
大小
关系.
(3)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凸透境正对着太在阳,距透镜15cm的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透该凸镜的焦距为
15
15
cm.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k点,如图所示,则当蜡烛在
d
d
点时在屏上得到的清晰的像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07?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
(1)晓丽在水平面上用木块、木板等研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记录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接触面 压力F/N 测力计示数/N
1 木板 7 2.1
2 棉布 7 2.6
3 毛巾 7 3.5
4 木板 9 2.7
比较表中第
1、4
1、4
次实验数据得知: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一辆小车分别以相同的速度驶向这三种表面,直到停止,则在
木板
木板
表面行驶的距离最远.由此推测若平面完全光滑,小车将做
匀速直线
匀速直线
运动.
(2)如图所示,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时,将液体看作一框苹果,再将其中一只苹果当作自己,自己的感受是:越在下层感到挤压越厉害.根据这种感受,提出液体压强规律的对应假说是:液体压强随
深度
深度
增加而增大.再进行实验.
上述过程中将苹果当作自己是运用了
拟人类比
拟人类比
法.
本探究过程的思维程序是:提出问题→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与假设
→形成假说→实验检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