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4.如图一,是王丽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和过程.

(1)实验中不用平面镜而使用薄玻璃板的原因是玻璃板既可以反光也可以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选用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B,点燃蜡烛A,小心地移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如果将点燃的蜡烛远离玻璃板,则像的大小将不变(“变大”、“不变”或“变小”);
(3)在实验中,小宇透过玻璃板惊奇地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分别位于A′和A″处,如图二,他感到非常惊奇,于是向老师请教,老师告诉他这是玻璃板较厚形成的;
(4)通过多次改变燃烧蜡烛的位置,找出其对应像的位置,并分别量出燃烧蜡烛和它对应的像到薄玻璃板的距离,然后总结结论,这样做的目的是多次实验能够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便于找到普遍规律;
(5)根据实验得出的平面镜成像特点,请做出图三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分析 (1)镜子和玻璃板都是平面镜,而且镜子的反射效果好,成像清晰,但镜子不透光,不能看到背面的物体;玻璃板成像比较暗,但透光,可以看到镜子后的物体.本实验的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为解决这一关键点,选择玻璃板而不选镜子.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据平面镜成像特点进行解答:物体在平面镜中成虚像,物像大小相等,物像连线与镜面垂直,物像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两个反射面都能成像,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判断A'点是两个玻璃板面成的像;
(4)在探究实验中,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以避免偶然性,寻找普遍规律;
(5)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左右互换,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

解答 解:(1)平板玻璃既能透光又能反光,能看到前面物体在后面成的像,也能看到后面的物体,便于找到像的位置和大小;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根据物像大小相等,所以像的大小不变;
(3)玻璃板有两个反射面,都会发生反射现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会汇聚成像,玻璃板越厚,两个像距离越远,两个像越清晰;
(4)在探究性实验中,一般要进行多次实验,因为多次实验能够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便于找到普遍规律.
(5)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在平面镜中的像.如图所示:

故答案为:(1)玻璃板既可以反光也可以透光,便于确定像的位置;(2)等效替代法;不变;(3)玻璃板较厚;(4)多次实验能够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便于找到普遍规律;
(5)见上图.

点评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注意体会实验的整个成功和失败的过程.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下面几种事例中,哪一个符合增大压强、减小摩擦的目的(  )
A.挖掘机”的履带比较宽大,且履带的表面凹凸不平
B.锄头的刃很锋利,且表面很光滑
C.山地车的轮胎较宽、且刻有花纹
D.签字笔笔杆套着柔软的橡胶套,上面还有许多小凹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甲和乙温度计所示的读数为:甲:-25oC;乙:40o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列四幅图,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盘山公路是利用斜面来省力的
B.
锤柄撞击木凳,锤头套紧是因为惯性的作用
C.
拦河大坝利用提高水位来提高水的重力势能
D.
撑杆跳高运动员随杆上升过程中,撑杆的弹性势能越来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盛水容器放在两个相同的磅秤上,其中一个容器中有一个金属柱体挂在弹簧下浸没在水中,此时两容器液面高度相同,则(  )
A.两个磅秤的示数相同B.甲磅秤的示数较大
C.乙磅秤的示数较大D.无法判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9.如图甲,质量m的货物在拉力作用下,沿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不考虑空气的阻力),斜面长L、高H,货物沿斜面移动的距离L与时间t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0至t1时间内的拉力为F1,t1至t2时间内拉力为F2,(不计速度变化的时间,斜面粗糙程度不变)
(1)比较F1和F2大小关系.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F1时斜面效率η1等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F2时斜面效率η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进行社会实践时,在水库岸边发现了一块“浮石”,外界看起来像石头,但它却能浮在水面上,这一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关注,为研究物体密度,小组同学找来了弹簧测力计、轮滑、塑料吸盘、细线等器材,进行了如下实验(已知水的密度为ρ,忽略绳重与摩擦)
步骤一:擦干“浮石”挂在弹簧测力下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1,如图甲所示.
步骤二:小组同学用吸盘将滑轮固定在水底,如乙图所示,应用定滑轮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浮石”完全浸没在水中静止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
步骤三:计算此时“浮石”的浮力F=F1+F2,则该物体的密度ρ=$\frac{{F}_{1}}{{F}_{1}+{F}_{2}}$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届江苏省泰兴市九年级3月阶段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实验中,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钩码的方法,分别做了甲、乙、丙3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次数

钩码重/N

动滑轮重/N

钩码上升

的距离/cm

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N

弹簧测力计

上升的距离/cm

机械效率

1

2

0.8

5

1

15

66.7%

2

4

0.8

5

1.7

15

\

3

6

0.8

5

\

15

83.3%

(1)在实验操作中应该使钩码____(选填“快速”或“缓慢”)上升;

(2)进行第2次测量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约为_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进行第3次测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____N,滑轮组做的有用功是____J;

(4)分析实验数据,实验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____有关;

(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F≠,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6)某次实验时将绳子自由端匀速拉动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记为F,钩码重记为G,动滑轮重记为G’,绳自由端移动距离记为s,钩码提升高度记为h,不计绳子重及摩擦.则下列关于滑轮组机械效率的计算关系中错误的是__.

A.η= B.η= C.η= D.η=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运动的是(  )
A.扫地时扬起很灰尘
B.水泥和砂石混合在一起
C.打开衣箱嗅到樟脑味
D.切削金属工件时,飞出很多金属的粉末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