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在“比较不同液体的 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次数液体质量/g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min
1200107
22002010
34002014
44001514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4.2×103J/(kg•℃),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
A.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C.乙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1
D.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分析 (1)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一部分被水吸收,还有一部分热量被容器吸收和散失到空气中;
(2)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给四种液体加热,在单位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
(3)根据吸热公式Q=cm△t,根据吸收热量、质量和升高温度的关系列等式,由水的比热容计算出乙种物质的比热容;
(4)根据吸热公式Q=cm△t,质量相等的两种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容越大、升高的温度越低.

解答 解:A、用酒精灯加热液体,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只有一部分被水吸收,还有一部分热量被容器吸收和散失到空气中,故A错误;
B、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液体,在单位时间内酒精灯放出的热量相同,加热时间越长,放出的热量越多,故甲液体比水液体吸收的热量多,故B正确;
C、相同的酒精灯加热液体,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故Q:Q=2:1,
又知△t:△t=2:1,m:m=2:1,
由Q=cm△t得,$\frac{{c}_{乙}}{{c}_{水}}$=$\frac{\frac{{Q}_{乙}}{{m}_{乙}△{t}_{乙}}}{\frac{{Q}_{水}}{{m}_{水}△{t}_{水}}}$=$\frac{{Q}_{乙}{m}_{水}△{t}_{水}}{{Q}_{水}{m}_{乙}△{t}_{乙}}$=$\frac{2×1×1}{1×2×2}$=$\frac{1}{2}$,
c=$\frac{1}{2}$×c=$\frac{1}{2}$×4.2×103J/kg•℃=2.1×103J/kg•℃,
故C错误;
D、根据吸热公式Q=I2Rt,乙、丙两种液体质量相等,吸收相同的热量,丙升高的温度越低,所以丙的比热容大于乙的比热容,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查了“比较不同液体的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对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灵活的运用吸热公式和控制变量法研究问题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7.以下几个验证性的小实验,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
A.把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在玻璃罩内,随着罩内空气抽出发现铃声减弱,说明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B.用酒精灯将水加热至沸腾,用到气管将水蒸气导入另一个盛冷水的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温度计的示数升高,说明液化放热
C.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D.在试管内放入少量碘的固体颗粒,塞紧盖子后把试管放入沸水中,发现试管内出现了碘的蒸汽,说明蒸发吸热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已连接的部分电路如图a所示.图中电源电压恒定,小灯泡上只能看到“3.8V”字样.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开关试触时,发现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其故障原因可能是:灯泡断路或灯座断路.
(3)故障排除后开始实验,当变阻器滑片滑到图示位置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0V.接着应将滑片向右(填“左”或“右’)滑动,直至灯泡两端电压为额定电压,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b所示.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1.52W.
(4)实验时某小组学生发现电流表损坏,他们想设计一个不用电流表测定该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于是向老师要了一个阻值为R0的定值电阻(阻值适当)和一个单刀双掷开关(符号为:),借助原有的实验器材,顺利完成了实验.假如由你来做该实验,要求电路只连接一次,请设计实验方案.
①在虚线框c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②简述实验步骤:
a.闭合开关S1、S2接1,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示数为3.8V.
b.保持滑动变阻器滑片位置不变,S2接2,读出电压表示数U..
③写出灯泡额定功率的表达式P=3.8V×$\frac{U-3.8V}{{R}_{0}}$.(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5.如图所示,用固定在墙上的三角支架ABC放置空调室外机.如果A处螺钉松脱,则支架会绕C点翻转,以C为支点,ABC是一个杠杆.
(1)作室外机对三脚架压力的力臂L2、A处螺丝钉拉力的力臂L1
(2)AB长40cm,AC长30cm,室外机的重力为300N,处在AB中点处,则A处螺钉的水平拉力为200N(支架重力不计).为了安全,室外机位置应靠近(选“靠近”或“远离”)墙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如图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
在势均力敌的拔河比赛中,赢的一方比输的一方拉力大
B.
推木箱的小孩后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为水平向右
C.
工人师傅刚撬动石块时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大于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
D.
当驾驶坦克的士兵登上坦克时,坦克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同学们按照如图所示(a)(b)(c)进行实验,并建立如图(d)所示理想模型推断物体不受力时的运动情况.实验中,影响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距离远近的因素是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及受到的摩擦阻力.推理可知,小车在图(d)中的运动情况是小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9.同学们通过观察实验研究了影响杠杆平衡的因素,之后对杠杆究竟在什么条件下才平衡展开探究.请你随同学们一同进行实验探究.

(1)图(a)是处于平衡状态的杠杆.图(b)(c)(d)是同学们的操作及现象,由此得到的实验结论是:作用在杠杆两边上的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都能影响杠杆的平衡.
(2)为便于描述力对杠杆的作用效果,物理学中引入了“力臂”的概念.因为力臂同时包含了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两个要素.因此同学们利用图e所示的装置及材料(钩码0.5N/个,杠杆分度4cm/格)设计了“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步骤如下.
a.在未悬挂钩码前,向右端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静止; 
b.在杠杆支点两侧分别悬挂不同数量的钩码并调节其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重新平衡,记录动力、阻力(大小分别等于两侧所悬挂 钩码的重力)及动力臂、阻力臂等数据于表格中;
c.改变钩码数量重复步骤b,进行多次实验.
实验次数动力F1/N动力臂L1/cm阻力F2/N阻力臂L2/cm
10.5241.012
21.5161.024
31.082.04
①将实验步骤中的划线部分补充完整;
②请你分析并处理表中实验数据,归纳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甲乙两同学各用10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两端,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B.5NC.10ND.2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