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4.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器材如图1所示,其中电源电压恒为9V,三根长度分别为0.5m、1m和1.5m的同种材料的电阻丝.
(1)拆、接电路元件时,必须断开开关.
(2)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把丙接入电路A、B之间,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使与电阻丝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6V,读出电流表示数.用乙替换丙,重复上述实验,收集的实验数据如表所示,再用甲替换乙,要使电压表示数仍为6V,实验不能继续进行,其原因是: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改变连接后,当电压表示数仍为6V时,电流表示数为1.2A(如图2所示).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接入的电阻
电流表的示数/A0.40.6
(3)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此实验也可以得出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横截面积相同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分析 (1)为保护电路,拆、接电路元件时,必须断开开关;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根据电路中电流情况分析原因;根据电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进行读数;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横截面积相同的同种导体,长度越长,电阻越大

解答 解:(1)为保护电路,拆、接电路元件时,必须断开开关;
(2)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需控制电压不变,用甲替换乙,电阻变小,电流变大,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故实验不能继续进行;由图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3A,分度值为0.1A,故示数为1.2A;
实验中,测量多组数据的目的是使结论具有普遍性;
(3)综合分析数据可得: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4)由题意可知,电压不变,电阻丝越长,通过电阻丝的电流越小,说明电阻丝的电阻越大,故可以得出电阻与长度的关系是:横截面积相同的同种导体,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故答案为:(1)断开;(2)电路中的电流超过了电流表的量程;1.2;使结论具有普遍性;(3)反;(4)其电阻与长度成正比.

点评 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采用控制变量法,需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两个物体接触,之间不发生热传递现象,这表明它们一定具有相同的(  )
A.温度B.热量C.质量D.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小彬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阻值分别为5Ω、10Ω、20Ω、50Ω的定值电阻各一个.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图甲所示的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小彬5Ω定值电阻接入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有示数而电压表无示数,则电路中的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1短路(写出一种);排除故障后,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0.36A.
(3)将5Ω定值电阻换成10Ω定值电阻,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表的示数不变.
(4)将10Ω定值电阻换成20Ω定值电阻,重复步骤(3).
(5)实验记录的多组数据如表所示.分析数据可得出结论:当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实验次数定值电阻Ω)电流表示数(A)
15
2100.18
3200.09
(6)实验结束后,小彬问老师在此实验中能否换用50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老师指导小彬分析了不能更换的原因.你认为其原因是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太小,无法保持电压表示数为1.8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当一个物体从离凸透镜1.5倍焦距处沿主光轴移到离凸透镜四倍焦距外,那么像(  )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如图所示,晓敏想用该电路研究通过电路中的电流与AB两点间电阻阻值的关系.
(1)在实验过程中,当把AB两点间的电阻由10Ω更换为15Ω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填“左”或“右”),使电压表保持不变.
(2)小华在此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电阻箱先后6次改变A、B间的电阻值,测得相应的电流值如表所示.
小华分析表中数据发现总结不出电流跟电阻的定量关系,你认为其原因是:没有控制AB两端电压一定.
实验
次数
I/AA、B间
电阻值R/Ω
10.805
20.6010
30.4815
40.4020
50.3425
60.3030
(3)小华探究的问题的自变量是C.(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电流   B.电压    C.电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1所示是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

(1)探究过程分为“保持电阻不变”和“保持电压不变”两步进行.在“保持电阻不变”这一步实验时应该D
A.保持电路中电流不变
B.保持R2滑片的位置不动
C.保持R2两端的电压不变
D.保持R1不变,调节R2滑片到不同的位置,改变R1两端电压
(2)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表格 1
电压(V)246
电流强度(A)0.40.81.2
表格 2
电阻(Ω)102030
电流强度(A)0.60.30.2
从以上实验数据中可以发现:同一导体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相同电压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该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利用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我们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用图2甲所示的电路也可以测量未知电阻的阻值.图中RX为待测电阻,R为电阻箱(电阻箱符号为  ),S为单刀双掷开关,R0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做该实验时的主要步骤有:
A.开关S接a点,调节电阻箱,使电压表的示数为U;
B.开关S接b点,读出电压表的示数为U;
C.读出电阻箱的示数R;
D.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
①上述步骤的合理顺序是DBAC(填写字母序号);
②步骤A中电阻箱调节好以后,其示数如图2乙所示,可知待测电阻的阻值RX=2105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在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过程中,小明同学做了如下步骤:
步骤1: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步骤2:保持定值电阻R阻值不变,闭合开关S后,使R两端的电压成倍数变化,如1V、2V、3V,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电压下的电流表示数,比较每次电流表的示数是否成整数倍的变化.
步骤3:保持每次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换用不同的定值电阻,使电阻成整数倍的变化如5Ω.10Ω.15Ω,分别读出并记录对应于不同阻值的电流表的示数,比较每次的电阻值与电流值的乘积是否相等.

(1)如图1为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电路图,请帮小明将如图2实物图按电路图连线(注:电流表用“0-0.6A”; 电压表用“0-3V”)
(2)“步骤2”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探究在电阻不变时,通过电阻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关系;
(3)当小明同学在按“步骤3”做时,选一个“5Ω”的电阻,测得电流表示数为0.2A,当换“10Ω”来做时,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不是0.1A,(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你认为电流表的读数将会是大于(填“大于”.“小于”)0.1A,滑片应该向右移动(选填“左”、“右”),此时,手和眼睛的分工是手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同时眼睛观察电压表的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3.小强猜想:水滴开始下落的过程可能是变速直线运动.为此,他做了这样的实验:将米尺竖直放置,滴管嘴与米尺的0刻度线平齐,如图甲所示,当墨水刚从滴管嘴滴出时,用数码照相机的摄影档(该相机摄出视频影像,每隔0.05s摄下一帧(即一幅)静态画面),摄下该滴墨水自由下落的全过程;接着在媒体播放器上逐帧观看拍下的静态画面,发现第8帧画面上墨水才从滴管滴出,他从第8帧画面开始,每隔2帧选出一张画面,读出有关信息并填入表中.

(1)图乙是小强选出的第14帧画面,请你根据该帧画面提供的信息完成下表的填写.
(2)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证明小强的猜想是正确(选填“正确”或“错误”).该墨水下落0.2s的平均速度是1m/s.
(3)小强分析表中的数据,无法确定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之间的定量关系,进而猜想:水滴下落的距离与运动时间的平方之间可能存在定量关系.请你在答题卡的如图丙中,根据下表中的数据作出水滴下落的距离h与水滴运动时间的平方t2之间的关系图,由图象得到h与t2的关系是成正比(选填“成正比”、“成反比”或“不确定”).
画面水滴已运动的时间t(s)水滴下落的距离h(cm)
第8帧00
第10帧0.15.0
第12帧0.220.0
第14帧
第16帧0.479.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给下列数据填上合适的单位:
手掌的宽度为0.7dm;黑板的长度为4800mm;课桌的高度为81.0cm;地球的半径为6.4×103km;某同学身高为1.53m;茶杯的高度为12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