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如图所示。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质量相等的两个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
A. 8∶1 B. 4∶1 C. 2∶1 D. 1∶1
【答案】B
【解析】试题先根据图象给出的数据求出甲、乙两物质的密度之比,根据密度公式求出质量相等时两者的体积之比,进一步根据体积公式求出边长之比、底面积之比,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和压强公式求出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解:由图可知,当m甲=8g时V甲=1cm3,当m乙=2g时V乙=2cm3,
则甲乙两种物质的密度分别为:
ρ甲==
=8g/cm3,ρ乙=
=
=1g/cm3,
则=
=,
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之比:
=
=
=,
由V=L3可得,两正方体的边长之比:
=
=
=
=,
A、B两正方体的底面积之比:
=
=(
)2=()2=,
因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
所以,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
=
=
=
=.
故选B.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且受定位挡板限制只能在电阻上滑动,当油面在A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恰好在最下端;当油面在B处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在最上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电流表的量程是0~0.6A)指针所指的刻度,可以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现已知电源电压是U=6V,定值电阻的阻值是R'=10Ω。
(1)电阻R'的作用是_____。
(2)已知电流增大时,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油面_____(选“上升“或“下降“)。
(3)当油面处在A处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4)当油量表指针指在刻度盘的中央时,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为_____V.此时,R滑动变阻器滑片刚好也在中央,滑动变阻器R连入的阻值是_____Ω。
(5)当油量用完,油面在B处时,电流表示数为_____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重为12 N的物体A放在足够长的水平桌面上,通过轻质细绳与滑轮相连,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及动滑轮重。重为6N的物体B通过滑轮拉动物体A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一段时间后,物体B接触地面,则A继续向右运动的过程中,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N,物体A的动能将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干电池本身有一定的电阻,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干电池和一个定值电阻串联而成,如图甲所示。某校物理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想利用“伏安法测电阻”的方法对电源的内阻进行测量,他们设计了图乙所示的电路对一节旧干电池进行测量,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滑片P从B端滑到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对应关系图线如图丙所示。(图中电表均为理想电表)
(1)请画出图乙对应的等效电路图。
(_______)
(2)请根据图丙的相关数据求出本节干电池的内阻r和电源电压U。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家庭、宾馆常用的电热水壶及其电路原理图。电热水壶最多能装1L的水,有加热和保温两个档,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156Ω,电热丝R2的阻值为44Ω。
(1)开关S1S2分别处于什么状态时,电热水壶处于加热状态。此时电热水壶的电功率是多少?
(2)在1标准大气压下将一壶30℃的水烧开需要5分钟。则烧开这壶水消耗的电能是多少?在这次烧水中,电能转化为热的效率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灯泡L1标有“4V 8W”字样,灯泡L2标有“4V?W”(?表示数字模糊不清),串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恒6V,当开关S闭合时,测得灯泡L2比灯泡L1亮,灯泡L2消耗的功率为4W,不计温度对灯泡阻值的影响.求:
(1)灯泡L1的电阻R1.
(2)灯泡L2的电阻R2和灯泡L2的额定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15V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规格是“50Ω 2A”,阻值为10Ω、20Ω、30Ω、40Ω、50Ω的电阻各一个,电流表量程0~0.6A、0~3A,电压表量程0~3V,0~15V。
(1)根据图甲将图乙所示的实物图连接完整,电压表量程选择应满足能测量5组数据。
(2)小明将10Ω的电阻接入电路,闭合开关,多次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记录对应的几组电表示数。此过程小明实际探究的问题是 。其中自变量是 。
(3)要完成预定实验探究任务,滑动变阻器除了保护电阻外,另有一个重要作用是 。
(4)下表为另一同学提交的实验数据,林老师指出有的数据不符合实际,你认为不符合实际的是实验次序 的数据,理由是 。
实验次序 | R/Ω | I/A |
1 | 10 | 0.59 |
2 | 20 | 0.30 |
3 | 30 | 0.20 |
4 | 40 | 0.15 |
5 | 50 | 0.1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炎热的夏天,电风扇给我们带来了丝丝凉意.小林同学观察到教室里的电风扇吹出的风有时大有时小,爱动脑筋的他思考: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哪些囚素有关呢?并对此提出了两个猜想:
猜想一: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扇叶的转速有关;
猜想二: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与距离电风扇的远近有关.
为验证上述猜想,小林同学设计了图甲装置:将纸板B固定在支架上(支架未画出),硬质纸板A与轻杆固定后悬挂在纸板B上的转轴O处.纸板A和轻杆可绕转轴O来回自由摆动而不会与纸板B碰撞,且纸板A和纸板B两平面垂直.将电风扇放在纸板A左侧并正对纸板A.图中s是纸板A自然下垂时(虚线)到电风扇的水平距离;θ是电风扇吹动纸板A向右摆动稳定后轻杆与其自然下垂时(虚线)的夹角,θ越大,说明电风扇吹出风的强度越强.
(1)实验时小林发现,用于实验的电风扇转速不能调,于是他先对猜想二进行了探究.保持电风扇的转速不变,移动电风扇,使s分别等于0.30m、0.50m、0.70m、0.90m,在纸板B上分别描下纸板A被电风扇吹动后稳定时轻杆的位置a、b、c、d,如图乙所示(轻杆和纸板A未画出),分别连接Oa、Ob、Oc、Od,比较四次实验中θ的大小,可知猜想二是 .(选填“正确的”或“错误的”)
(2)为了探究猜想一,小林同学想通过在电风扇的电路中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与电风扇的电动机 .(选填“串联”或“并联”)在探究猜想一时,除增加一个滑动变阻器外,其它器材仍与图甲相同.在探究过程中,还要保持 不变.
(3)你认为电风扇吹出的风的强度还可能与 有关.(写出一个合理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建筑工人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重为1000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以0.5m/s的速度匀速移动2m,所用的拉力大小为200N,机械效率为75%,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拉力做的功为1200J
B. 物体所受的拉力为400N
C. 拉力F的功率为300W
D. 克服物体所受的摩擦力做的功为600J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