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3.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图连成图乙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短路(选填“开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变阻器或电源损坏.
(2)小亮把电路改正后,接下来,他们按图丙所示电路图连接了三个电压表.实验过程中,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V1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电压表V的示数是2.5 V.
(3)他们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保护电路以及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前,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左(填“左”或“右”)端.

分析 (1)导线直接将用电器两端连接起来时,用电器将被短路;
(2)确定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根据指针位置读出电压表的示数;
(3)实验中为了保护电路,应在电路中串联滑动变阻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大阻值处.

解答 解:
(1)由图乙可知,L1、L2串联后与左边导线并联,因此电流将从导线直接流过而没有经过两灯泡,即两灯泡被短路;短路后电路中电流过大,可能造成变阻器或电源损坏;
(2)由图2可知,电压表的量程为0~3V,分度值为0.1V,示数为2.5V;
(3)实验中串联滑动变阻器是为了保护电路以及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因为实验需要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得出普遍规律;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移至最左端,使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
故答案为:(1)短路;电源;(2)2.5;(3)保护电路以及改变灯泡两端的电压;左.

点评 会读电压表的示数,会分析短路的情况,并理解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3.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试管均匀受热,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 (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B (填序号).
A.水蒸汽     B.小水珠
(3)由图2图象可知萘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15分钟.在第20min末萘处于固液共存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4)从图象中你还可以或得以下信息:(写两条)
该物质为晶体,其熔点为80℃;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通过小灯泡的电流方向是B-A(A-B或B-A),通过小灯泡的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是向右.(选填“向左”或“向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中,小明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6V不变,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

(1)小明连接的电路中,打“×”的导线接错了,请你在原图上重新正确连接该导线.
(2)改正电路后,闭合开关,调节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是0.34A,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是7.35Ω.
(3)小明测出的电压值和对应的电流值如下表,则他在实验中所选用的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5Ω.
(4)最后,小明还想利用这个电路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你认为他不能(选填“能”或“不能”)得到正确结论,原因是灯丝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实验次数12345
电压/V11.52.02.53.0
电流/A0.200.260.300.37
 电阻/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图甲为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用到的实验装置图.

(1)该实验需要的测量工具有:温度计和秒表;
(2)该物质是晶体(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判定的依据是熔化过程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的熔点是48℃;
(3)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优点是受热均匀
(4)加热到10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选填“固”或“液”或“固液共存”).
(5)该物质熔化过程经历了8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8.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是熔化现象
B.烧开水时在壶口冒出“白气”是水汽化生成的
C.冬天早晨看到草地上的霜是露水凝固而形成的
D.室外冰冻的湿衣服变干是升华现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5.对四幅画所描述的物理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凝重的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放出热量
B.飘渺的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吸收热量
C.晶莹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放出热量
D.洁白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吸收热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凸透镜在光具座50cm刻线处,凸透镜焦距为10cm.

(1)调节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
(2)保持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光具座上15cm刻线处,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所成的清晰、倒立、缩小的实像.
(3)在(2)的基础上将透镜换成焦距为8cm的凸透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得模糊,应将光屏靠近(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光屏上又可得到清晰的像.
(4)由于蜡烛的燃烧,烛焰的高度逐渐降低,要使像继续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适当向下(填“上”或“下”)调节.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3.2011年6月6日(端午节)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湛江海上国际龙舟邀请赛”,在划龙舟比赛活动中,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龙舟上的运动员为参照物,龙舟是静止的
B.龙舟漂浮在水面上时,龙舟所受的浮力大于重力
C.桨往后划,龙舟前进,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停止划桨后,龙舟还会继续前进一段距离,是因为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