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有一捆横截面积是2mm2的铜丝(ρ铜=8.9×103㎏/m3),质量为178kg,则这捆铜丝的长度为

A.102m B.103m C.104m D.105m

C

【解析】

试题分析:横截面积S=2mm2=2×10-6m2,细铜丝体积这捆铜丝的长度l=V/S=0.2 m3/2×10-6m2=104m,故选C。

考点:密度公式的应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山东新泰市(五四制)初三上期期末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标有“12V,3W”的甲灯和“6V,3W”的乙灯,串联在15V的电源上,那么能正常发光的是:( )。

A.甲灯 B.乙灯

C.两灯都能正常发光 D.两灯都不正常发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初三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设计的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表相当于一个电流表

B.电路中的R1是没有作用的

C.当压力F越大时,压力表的示数越小

D.当压力F越大时,压力表的示数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初二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3分)小明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使用的是焦距为10 cm的透镜

(1)如图是小明“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如果你是他的合作者,请你帮他指出该装置中的两处错误:① ;② .

(2)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45 cm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不能看到蜡烛的像,你认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初二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小明由于视力问题和妈妈一起去眼镜店配眼镜。因房间太小而使用一个平面镜让小明看视力表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这个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1)小明先用左手挡住自己的左眼,只用右眼看视力表的像,由于光的 ,左眼看不见视力表上的像;

(2)检查时要求他与视力表相距应为5m,则小明所在位置距镜子的距离应为 m;

(3)经过检查,他是近视眼,则物体的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填“前”或“后”),他应该佩戴 透镜来

矫正视力,该透镜具有 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初二1月月考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选择题

如图所示,把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在光屏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25cm处,则可在另一侧得到一个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倒立、放大的实像

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浙江金华第五中学初二上期期中检测科学试卷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综合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水上娱乐成为一种新的时尚,某海滨浴场新推出的娱乐项目水上摩托艇。如图所示,为不受潮涨潮落的影响,该浴场搭建了一个小型的水上码头,以便停放摩托艇。这个码头由若干个可以自由组合的浮筒拼接而成,每个浮筒可近似看成是一个长方体,长50cm,宽50cm,高40cm.安装时浮筒平放在水中,通过配件水平拼接起来,最后通过拉绳固定在岸边。绳上拉力以及绳子与配件的重力、体积均忽略不计。工作人员发现,将单个浮筒直接放入水中时,其浸入水中的深度为4cm,同时说明书上强调满载入水深度为36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为什么浮筒说明书上标的不是最大载重质量而是满载入水深度?请简要说明理由 。

(2)求单个浮筒放入水中所受的浮力?

(3)求浮筒的平均密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江苏省江阴市长泾片初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如图所示,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

(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纸板没有与平面镜垂直放置,当光贴着纸板沿AO入射时, 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

(3)为了便于测量和研究,需要把光路记录在纸板上,你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为了得到反射角与入射角大小关系的普遍规律,应当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4-2015学年湖南省娄底市初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将一瓶冰冻的矿泉水放在桌上,一会儿瓶壁会出现许多小水珠,这是_________现象。在瓶内冰块逐渐熔化的过程中,瓶内水的温度_______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