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关于内能与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温度高的物体一定比温度低的物体所含的热量多
B.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方式
C.内能越大的物体,它内部的分子运动就越剧烈
D.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

分析 (1)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来修饰;
(2)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3)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
(4)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

解答 解:A、热量是过程量,不能用含有、具有来修饰,故A错误;
B、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错误;
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而内能大分子运动不一定越剧烈,故C错误;
D、两个物体之间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必须有温度差,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我们对内能、温度、热量等概念的理解,以及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了解,属热学基础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小明用易拉罐完成下列两个实验:
(1)为了探究物质吸热升温的属性,小明在两个易拉罐中分别装入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如图所示),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是温度计.通过观察到相同时间内水升高的温度较低的现象,可以确定水的比热容较大.
(2)酒精的热值为3.0×107J/kg,若在实验中共完全燃烧了10g酒精,则酒精在燃烧过程中放出的热量为3.0×105J.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在以下基本测量仪器的使用中,请你回答相关的问题:
(1)如图1所示,秒表的分针圈中的分度值为30s,秒表此时的示数为69.5s.
(2)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37.2℃.
(3)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读数为2.6N.
(4)液化气瓶、氧气瓶瓶口都装有类似于图4所示的仪表.这是测量压强的仪表(填物理量名称),针所示的值是0.2MP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小明选择了一块焦距未知的凸透镜,对凸透镜成像特点作了进一步探究.

(1)为测量凸透镜焦距,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该透镜,须调节光屏位置直到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图甲是调节完成的状态,该透镜的焦距f=10cm;
(2)实验前,在摆放凸透镜、蜡烛和光屛时要求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处,同时注意将凸透镜(填“凸透镜”、“蜡烛”或“光屛”)摆放在另外两个元件的中间.
(3)小明按图乙装好实验装置.在只移动透镜的情况下,他发现都不能在光屛上成清晰的像.由此,他猜想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是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太小.
(4)如图丙所示,蜡烛在光具座上A处时,可在B处的光屏上成一清晰的像,所成像为倒立、放大的实像.若把蜡烛从A处向左移动距离s到C,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她应将光屏向左(填“左”或“右”)移动,移动距离s′>s.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冰壶比赛时,运动员穿的两只鞋的鞋底材质不同:蹬冰脚的鞋底为橡胶制成,这是为了在蹬冰时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冰面对鞋底的摩擦力,滑行脚的鞋底为塑料制成,这是为了使滑行的距离较大,滑行时的动能逐渐减小是因为摩擦力做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1是小明同学设计的调光台灯的电路图,已知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串联组成,所用灯泡L上标有“2.5V”字样,灯泡的电阻随它两端电压变化的图象如图2示,则

(l)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多大?
(2)闭合开关后移动滑片P,当灯泡正常发光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为多大?
(3)要使灯泡昀电压在0.5-2.5V范围内变化,选用的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至少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多选题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
B.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一定多
C.一个物体的温度升高,它一定吸收了热量
D.夏天吃雪糕时,会看到雪糕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的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小英按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测量电阻R的阻值.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后,观察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如图乙、丙所示,则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阻R的阻值为10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时,某同学利用小桌,海绵和砝码等器材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画出丙图中海绵的上表面受到的压力的示意图
(2)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下列实例中,直接应用该结论的是①(填序号)
①交通管理部门规定,货车每一车轴的平均承载质量不得超过10t,
②小小的蚊子能轻而易举地用口器把皮肤刺破,
③书包要用宽的背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