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7.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
(1)如图-甲装置是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一种方法,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来探究二力大小的关系;通过扭转小车松手后观察小车的状态,来探究二力是否作用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小明发现用图-甲装置无法完成全部探究过程,又设计了图乙所示的装置,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的目的是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分析 (1)实验时用一个小车,通过两个滑轮和下方挂着的钩码对小车施加两个相反方向的拉力;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两个力不再作用在同一物体上;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了.

解答 解:
(1)甲装置实验中通过改变砝码质量来改变对小车拉力的大小,所以可探究二力平衡与二力大小的关系;
保持两边力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后松手,小车不能处于静止状态,要发生转动,可以探究二力平衡二力是否必须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2)当小卡片平衡时,用剪刀沿虚线迅速剪断小卡片,由于二力不在同一物体上,所以两侧钩码落下,说明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把硬纸板支撑起来,不再与桌面接触,硬纸板与桌面间就不存在摩擦力,即减小了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故答案为:(1)在同一条直线上;(2)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减小摩擦对实验的影响.

点评 本题考查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注意控制变量法的应用.用空中悬着的小卡片代替放在水平桌面的小车,简化实验,便于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在“比较不同液体的 比热容大小”的实验中,用相同的酒精灯对四种液体加热,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
次数液体质量/g升高的温度/℃加热时间/min
1200107
22002010
34002014
44001514
如果四次实验中,在相同时间内,水、甲、乙、丙吸收的热量相等,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c=4.2×103J/(kg•℃),则由上述条件可得(  )
A.第1次实验中,水吸收的热量等于酒精燃烧放出的热量
B.第1、2次实验中,甲液体吸收的热量比水吸收的热量多
C.乙液体的比热容为4.2×103J•(kg•℃)-1
D.丙液体的比热容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8.为了探究“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跟它排开液体的重力关系”进行如图实验:

(1)图B中用细线将石块系在弹簧测力计下,则可测出它的重力大小,原因是其与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选填“是”或“不是”)
(2)将石块浸入装满水的溢水杯中如图C,石块所受的浮力F=0.5N;
(3)比较C和D可知,物体浸在液体中所受浮力大小跟浸没的深度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4)若换用酒精重做实验,测力计在A、B、C、E步骤中对应的示数分别是FA、FB、FC和FD,若关系式FB-FC=FE-FA也成立,则也可以得出结论:F=G
(5)石块的密度是4×103kg/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5.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象如图所示.经过6s,两车的位置关系是(  )
A.甲在乙前面0.6 m处B.甲在乙前面1.2 m处
C.乙在甲前面0.6 m处D.乙在甲前面1.2 m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2.一个只能装500克水的玻璃瓶,装满水后质量是750g,改装密度是0.8×103kg/m3的酒精,求:
(1)此玻璃瓶的容积是多少;
(2)将该瓶中装满酒精后质量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12.在上海街头布置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海宝”材质均匀、实心、密度为1.5×103kg/m3,体积为3m3,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取g=10N/kg,请问:
(1)这座“海宝”的质量是多大?
(2)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2009年是“国际天文年”(如图为宣传画),这是为纪念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制作望远镜并用来观察星空从而使天文学的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16.小红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立在水平台上,再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观察,如图所示,在此实验中:
(1)小红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的目的是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和B,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3)实验时,小红应在A(填“A”或“B”)侧观察蜡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4)实验中,小红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结论的做法不合理之处是实验次数太少,具有偶然性.
(5)该实验最好在较暗(选填“较明亮”或“较暗”)的环境下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在“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R=5Ω电压/V1.02.03.0
电流/A0.20.40.6
表二
U=3V电阻/Ω51015
电流/A0.60.30.2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由表一可得:当电阻保持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由表二可得:当电压保持不变时,通过导体的电流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Ω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闭合开关后,应向左(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