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几位同学讨论课本中的熔点表时,发表了以下几种观点,正确的是  (      )

A.熔点表中各物质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

B.熔点低于0 ℃的物质在常温下处于液态或气态

C.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都是晶体

D.熔点表中所列出的各种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时放出的热量一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竖直匀速下落的雨滴受到的力不是平衡力

   B、从树上自由落下的苹果,如果突然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将立即停止运动

   C、赛车在弯曲的跑道上飞速行驶,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地改变

   D、人推木箱没有推动,是因为人对木箱的推力小于地面最木箱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图所示,将一条形磁体放在小车上,并靠近螺线管。开关闭合,当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时,发现小车也向右运动,则条形磁体的左端为________极,图中电阻R2的作用是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

(1)小明在帮助老师准备实验时,发现开水倒入烧杯后,温度很快就降到了如图甲所示的_______℃。于是他先点燃了酒精灯给水加热,待同学们到来时在熄灭,他的做法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刚用图乙所示的装置给水加热,小强同学为了缩短实验时间,在烧杯上方加了一个密闭的盖子。在水的质量相同、加热条件相同时,他们实验时所作“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丙所示,则小强所作的实验图像应该是______(选填“a”或“b”)。

(3)由图像可知,水沸腾时需要______温度_____________。

(4)由图像还可以看出水温度升高的快慢不同,小刚认为是比热容不同造成的,小强认为是加热过程中热量损失快慢不同造成的,你认为________的说法是正确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如右图所示是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质A是晶体,物质B是非晶体

B.物质B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C.物质A熔化时温度不变,不需要吸热

D.15min时,物质A是固液共存状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2013年CCTV 3·15晚会曝光黄金造假:个别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在黄金中掺入少量金属铱粒。已知黄金的熔点是1064.6℃,铱的熔点是2443.0℃,可以有效检测黄金制品中有无铱颗粒的手段是

A.加热至106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B.加热至1065.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C.加热至2444.0℃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D.加热至3507.6℃并观察有无铱颗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柯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P、Q两个平面都是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台板上面,再取两根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

(1)在实验中,小柯透过玻璃板看到了蜡烛A的2个清晰的像,他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分别位于右图中的A’和A”处,其中A’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_ __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

(2)小柯在A’处放了一张白纸做光屏,结果白纸上__ ___(选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的像。

(3)小柯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一些数据:

物距U(cm)

5.0

6.0

7.0

8.0

像距V(cm)

4.5

5.5

6.5

7.5

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他的测量错误是:__________ ___________。

(4)小柯吸取了经验教训,重新选择了一块__ ___(填“薄”或“厚”)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

(5)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   不易确定的问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力沿水平方向拉重为500N的物体,在10s内匀速前进5m,则物体的速度等于     m/s.拉力做的功等于     J,功率等于     W.此过程是人体内的     能转化为物体克服摩擦的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