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7.如图所示,拉力F经过滑轮B使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与水平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0牛,不计动滑轮重、绳与滑轮间的摩擦,则拉力F的大小为(  )
A.60牛B.30牛C.15牛D.10牛

分析 本题为利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前进,要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因为两段绳子拉着物体,所以F=$\frac{1}{2}$f.

解答 解:由图可知,动滑轮上有2段绳子拉着物体,因为用滑轮组拉动物体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
所以拉力:F=$\frac{1}{2}$f=$\frac{1}{2}$×30N=15N.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使用动滑轮拉力的计算,注意水平使用动滑轮拉动物体前进,要克服物体与地面间的摩擦力.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计算题

7.汽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运输工具,一些运输单位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造成路面损坏.某种型号运输车的部分参数如表.求:
自      重15t
载      重20t
汽车轮个数10
每个轮胎与地
面的接触面积
(1)若该车车厢内装有12m3的沙子,请你通过计算回答,汽车是否超载?
(2)按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应控制在7×105Pa以内,根据此行业标准,将此汽车参数表填写完整.(写出计算过程)
(ρ=2.5×103kg/m3,g取10N/kg)
(3)试从物理学的角度分析超载的危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复合材料的密度.

(1)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度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
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入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C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向右调平衡螺母   B.向右盘中加砝码   C.向右移动游码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16.4g.
(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①②③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0.82g/cm3
(4)分析以上步骤,你认为小明在测体积时的操作顺序会引起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5)请你写出这类材料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制造的优点:密度小,可以减轻飞机和汽车的质量,以提高速度、节约能源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B.学业考试期间,学校路段禁止汽车鸣笛,这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C.蝙蝠在飞行时靠超声波探测障碍物和发现昆虫,说明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D.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所示,小雪利用滑轮组拉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当她用大小为30N的力拉动木箱时,刚好使木箱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A、B两只滑轮中,属动滑轮的是B滑轮(填“A”或“B”).若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木箱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60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作图题

2.按照题目要求画出力的示意图.

(1)将一个小球放在竖直放置的弹簧上,用手向下压小球,松手后,小球在弹簧弹力作用下向上运动,请在图1中画出此时弹簧对小球的弹力示意图;
(2)请在图2中画出海豚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3)请在图3中画出冲上粗糙斜面,正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力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中国“向阳红06”海监船赴南海黄岩岛维权,船底某处距海面深度为5m,该处受到的海水压强为5.15×104Pa(ρ海水=1.03×103kg/m3,g=10N/kg).若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船受到浮力不变(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船身将下沉(选填“上浮”或“下沉”)一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回顾实验与探究:
(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表格图象
时间/min01234567
温度/℃9092949698999999
请利用表格中的数据,用描点法在如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图象.
结论水沸腾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水的沸点,上述实验中水的沸点99℃.实验中通过加热时间来体现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应用的科学方法是转换法.
(2)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
过程步骤实验中,小雨调整蜡烛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将点燃的蜡烛先后放在a、b、c、d、e各点,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寻找清晰的像.他发现:蜡烛在b点成像最大,在a点在光屏找不以像.
问题讨论如图1所示,将凸透镜换成玻璃板,可以探究点燃的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成的像B的特点,这里运用了换元法.实验中获得物距和像的关系图象如图2所示,可知:平面镜成像时像距等于物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马德堡半球实验是验证大气压存在的著名实验,最先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托里拆利,他在实验中测出管内外水银面的高度差约是760m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