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1.如图把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光,调整白纸的位置,在白纸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得透镜与光斑的距离为11cm.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应该是(  )
A.正立、放大的虚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缩小的实像D.正立、缩小的虚像

分析 先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再利用物距与焦距的关系,结合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来得到成像的情况.

解答 解: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1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这个亮斑就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此凸透镜的焦距就是11厘米,这是利用平行光聚焦法测得了透镜的焦距;
若将一物体放在此透镜前7cm处,则物距是7厘米,小于一倍焦距,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此时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故选A.

点评 凸透镜焦距的确定一般可用下面两种方法:①平行光聚焦法,如此题;②二倍焦距成像法,即u=2f时成等大的实像.根据像与物等大,利用此时的物距来确定焦距.
牢记凸透镜成像规律: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按要求完成下列作图题:
(1)一条光线斜射到水面发生发射和折射,其折射后的光线如图甲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它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大致位置.
(2)如图乙所示轻质杠杆OA处于静止状态,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力F2的示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波在“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实验中,组装了如图(1)所示电路,实验时:
(1)可通过观察小磁针N极的指向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
(2)为了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是否有关?实验中是通过对调电源正负极来改变通电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
(3)如图(2)所示是通电螺线管周围的有机玻璃板上的小磁针分布状态,观察可知通电螺线管的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
(4)本实验经过改进,还可以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请说出一种你的改进方法增加电池节数或串联一个滑动变阻器(或电阻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光电效应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而神奇的现象.光电现象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兹于1887年发现,而正确的解释为爱因斯坦所提出.光电效应分为光电子发射、光电导效应和阻挡层光电效应,又称光生伏特效应.前一种现象发生在物体表面,又称外光电效应.后两种现象发生在物体内部,称为内光电效应.外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产生的电子逸出物质表面的现象.只有入射光的频率高于一定值时,才能激发电子逸出物质表面.内光电效应是指被光激发所产生的电荷仍在物质内部运动,但使物质的导电能力发生变化或在物体两端产生电压的现象.
光敏电阻器是利用半导体的光电效应制成的一种电阻值随入射光的强弱而改变的电阻器;光敏电阻可应用在各种自动控制装置和光检测设备中,如生产线上的自动送料、自动门装置、航标灯、路灯、应急自动照明、自动给水停水装置等方面.
利用太阳能的最佳方式是光伏转换,就是利用光伏效应,使太阳光射到硅材料上产生电流直接发电.光伏产业正日益成为国际上继IT、微电子产业之后又一爆炸式发展的行业.
(1)外光电效应会从物质中激发出带负电(选填“正电”或“负电”)的粒子.
(2)如图是电磁波波谱图.如果蓝光照射到某金属表面能产生外光电效应,则下列光照射该金属也一定能产生外光电效应是C.
A.红光,红外线     B.红外线,紫外线     C.紫光,紫外线    D.黄光,紫光

(3)太阳能电池是依据内(选填“内”或“外”)光电效应工作的.
(4)现在楼道内一般不再使用声控开关,而用红外感应开关替代.白天光控开关断开,夜晚光线暗时,光控开关闭合;当有人进入楼道内时,红外感应开关闭合,没人时红外感应开关断开.下列关于楼道内路灯电路设计合理的是A(光控开关用光表示,红外感应开关用红表示).

(5)图甲是某生产流水线上的产品输送及计数装置示意图.其中S为激光源,R1为光敏电阻(有光照射时,阻值较小;无光照射时,阻值较大),R2为定值保护电阻,a、b间接“示波器”(示波器的接入对电路无影响).水平传送带匀速前进,每当传送带上的产品通过S与R1之间时,射向光敏电阻的光线会被产品挡住.若传送带上的产品为均匀正方体,示波器显示的电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已知计数器电路中电源两极间的电压恒为6V,保护电阻R2的阻值为400Ω.则无光照射时,保护电阻R2两端电压是2V,每lh通过S与R1之间的产品个数为6000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水平地面上有一个质量为0.5千克,底面积为2×10-2平方米,高度为0.15米的薄壁圆柱形容器,容器内盛有高度为0.1米的水.
(1)求容器中水的质量;
(2)求容器对地面的压强;
(3)先将密度为2×103千克每立方米的石块浸没在水中,此时有水溢出,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等于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两倍,请求出石块的体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6.在实际生活中电池本身是有电阻的,因此,实际的电池可以等效为一个没有电阻的理想电池和一个阻值一定的电阻串联而成.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由几个相同的铅蓄电池组成(每节电压为2V).合上开关S,变阻器的滑片从A端滑到B端的过程中,电路中的一些物理量的变化,如图乙、丙、丁所示,图乙表示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关系关系;图丙表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跟电压表示数的关系;图丁表示铅蓄电池输出电能的效率η与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大小的关系,b点时η最大.不计电表、导线对电路的影响,则(  )
A.变阻器的总电阻为6ΩB.铅蓄电池的节数为2节
C.每节铅蓄电池的阻值为1ΩD.以上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滚摆从图的位置1静止释放,下降经过位置2,继续下降,再上升到达最高点3,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情况(  )
A.滚摆重力势能最大的是位置3
B.滚摆动能最大的是位置2
C.滚摆动能为零的是位置只有1
D.滚摆下落后不能回复到位置1是因为机械能不守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0.如图甲所示,两个实心长方体A,B叠放在一起,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它们的质量之比mA:mB等于1:3,底面积之比SA:SB等于1:4,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为p1,若把B放在A的上面如图乙所示,此时B对A的压强为p2,则p1:p2为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单位换算:250mA=0.25A;1500Ω=1.5kΩ;2kW•h=7.2×106 J.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