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6.电阻R1、R2的阻值分别为16Ω和64Ω,串联起来接在电源两端,当有电流通过时,R1两端电压U1跟电源电压U之比为1:5.

分析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已知电阻R1、R2的阻值,从而可以计算出R1两端电压U1跟R2两端电压U2的比值,再利用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计算出R1两端电压U1跟电源电压U的比值.

解答 解:
因电阻R1、R2串联,电流处处相等,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
$\frac{{U}_{1}}{{U}_{2}}=\frac{{R}_{1}}{{R}_{2}}$=$\frac{16Ω}{64Ω}$=$\frac{1}{4}$,故U2=4U1
根据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电源电压:
U=U1+U2
R1两端电压U1跟电源电压U之比:
$\frac{{U}_{1}}{U}$=$\frac{{U}_{1}}{{U}_{1}{+U}_{2}}$=$\frac{{U}_{1}}{{U}_{1}+4{U}_{1}}$=$\frac{1}{5}$.
故答案为: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间的关系,并可以利用串联分压的特点,即用电器分担的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计算电压之比.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6.(1)如图甲,滴入热水中的墨水比滴入冷水中的墨水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2)如图乙,两根铅柱的端面磨平,用力压紧后可以吊起钩码,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3)如图丙,在玻璃试管里,装上一小半试管的沙子,将温度计插在沙子中.用力晃动试管十余下,发现温度计示数升高,说明沙子的内能增加了,这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将“220V 200W”和“220V 40W”的两灯串联后接在电路中,哪个更亮A
A.“40W”的灯泡       B.“200W”的灯泡       C.一样亮      D.无法确定
理由:灯泡的亮暗取决于实际功率的大小,由P=I2R可知,40W灯泡的实际功率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4.将钢锯条的下端固定在台钳上,分别用不同大小的力将锯条上端拨动一下,使它振动,如图中甲、乙所示,该实验可以证明:振幅 越大,响度 就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6欧,R2=12欧.当开关S闭合后,Al、A2的读数之比为(  )
A.3:1B.2:3C.1:3D.2: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平直公路上,甲、乙、丙三人骑车匀速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则当时风向是由西向东.甲、乙、丙三人骑车速度最大的是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实验探究题

8.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速度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远,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慢.
(3)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原来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推理而总结归纳出来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在上物理课时,老师用黑板擦轻轻的擦黑板上的板书内容,没有擦干净,然后他稍使点劲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黑板擦与黑板之间的摩擦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向左适当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过程中,电流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灯泡亮度变亮(选填“变亮”、“变暗”或“不变”);移动滑片时应注意要随时查看灯的发光情况,若灯发出刺眼的白光或电流表、电压表指针将要指向最大刻度,就要马上停止移动滑片P,防止损坏电路元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