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如图所示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能用来探究影响电流的磁场强弱因素的是(  )

A. B. C. D.

C 【解析】A、演示的电磁感线现象,A错. B、通电后小磁针发生了偏转,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但不能说明磁场的强弱,B错. C、由于线圈的匝数不同,则可看到吸引的铁钉的个数不同,即磁性强弱不同,故C对. D、演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运动,D错. 故选C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物理第19章生活用电单元检测题 题型:填空题

家庭电路的电源线由________线和________线组成,它们之间的电压是________V.考虑到用电安全,家庭电路中一般还有第三根线,它是________线.

火 零 220 地 【解析】家庭电路中的电源线由2根线组成,分别是火线和零线。两根线之间电压差为220V.为了避免发生漏电事故,某些用电器还要接地。三孔插座中中间孔接的就是地线。它将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与大地直接连通,防止发生人体触电事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一章 简单机械和功 培优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甲乙两个滑轮组如图所示,其中的每一个滑轮都相同,用它们分别将重物G1、G2提高相同的高度,不计滑轮组的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若G1 = G2,拉力做的额外功相同

B. 若G1 = G2,拉力做的总功相同

C. 若G1 = G2,甲的机械效率大于乙的机械效率

D. 用甲乙其中的任何一个滑轮组提起不同的重物,机械效率不变

C 【解析】解答: A. 甲滑轮组中有一个动滑轮,乙滑轮组中有两个动滑轮,所以若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故A错误;B. 若G1=G2,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总功=有用功+额外功,所以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功,故B错误; C.根据η=,若G1=G2,把物体提升相同的高度,则甲乙所做的有用功相同,乙滑轮组做的额外功多,乙做的总功大于甲做的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6章电磁转换单元测试卷 题型:填空题

有一种“车窗爆破器”,开始陆续安装在公交车的窗玻璃上,其原理是:当爆破器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爆破器中的“钨钢头”会产生一个瞬间的冲击力.上述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________ 能,与此原理相类似的是________ (填电磁铁、电动机或发电机).

机械 电动机 【解析】由题意可知,当爆破器中的线圈有电流通过时,爆破器中的“钨钢头”会产生一个瞬间的冲击力,这是因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会受到力的作用。这一过程产生的能量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此原理与电动机的原理相类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6章电磁转换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在探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控制磁场方向不变的探究方法与下列哪个相同(  )

A. 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

B. 学习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

C. 通过条形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其磁性的强弱

D. 在电流相同的条件下,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

D 【解析】通电导体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都有关系,研究受力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时,需要保持磁感线方向一致,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A. 用实际不存在的磁感线形象说明磁场的特点,采用的是模型法。不符合题意;B. 学习电流时,把它比作水流,以方便理解,采用的是类比法。不符合题意;C. 通过条形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来确定其磁性的强弱,采用的是转换法。不符合题意;D. 在电流相同的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6章电磁转换单元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课外探究小组的同学,把一条大约10m长电线的两端连在一个灵敏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上,形成闭合回路。两个同学迅速摇动这条电线,可以发电使电流表发生偏转。你认为这两个同学朝哪个方向站立时,发电的可能性比较大?( )

A.朝东西方向站立 B.朝南略偏东方向站立

C.朝南北方向站立 D.朝北略偏东方向站立

A 【解析】由于地球的周围存在磁场,且磁感线的方向是从地理的南极指向地理的北极,所以当两个同学在迅速摇动电线时,总有一部分导线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因此电路中就产生了感应电流,导致了电流表的指针偏转. 要使感应电流变大,就要使导线尽可能地切割更多的磁感线,由于磁感线是南北方向的,所以两个同学东西方向站立,切割的磁感线最大,即产生的感应电流最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作图题

人在平面镜MN中能看见物体AB的像,如图所示,至少把平面镜MN上的哪一部分遮住,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在图上画出来.

【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物体AB的像点A’、B’,然后用虚线连接A’、B’与眼睛,连线与平面镜的交点之间区域,如果遮住该区域,人就看不见物体的像了。如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三章 光现象 单元检测题 题型:单选题

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α,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问的夹角为4α,则入射角为( )

A. 15° B. 30° C. 45° D. 60°

D 【解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4α,则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已知入射光线与平面镜之间的夹角为α,所以, ,因此入射角为,故D正确为答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7-2018学年陕西省八年级人教版第一学期物理阶段综合测试卷 题型:单选题

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 110mm=110mm×=0.11m=1.1×10-1m

B. 360km=360×1000=360000m=3.6×105m

C. 72km/h=72km/h×m/s=20m/s

D. 10m/s=10×3.6km/h=36km/h

D 【解析】A. 110mm×得到的单位仍然是mm,而不是m,故A错误;B. 360×1000没有单位,故B错误;C. 72km/h×13.6m/s得到的单位“km/h×m/s”实际不存在,故C错误;D. 10m/s=10×3.6km/h=36km/h,换算过程及进率正确,故D正确。故选D.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