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5.如图的电路图,已知电源电压恒定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该滑动变阻器电阻线中部存在一处断点,电路其他部分完好,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未到达断点),电流表的示数减小,电压表的示数增大,(前两空选填“增大”“减少”或“不变”),当滑片P滑过断点瞬间,电压表的示数明显增大(选填“明显增大”“明显减少”或“立减为零”).

分析 分析电路结构,明确各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
根据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方向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的变化情况,然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及欧姆定律判断电流表及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情况.

解答 解:
由电路图知: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电流,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从a端向b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R增大,
电源电压U不变,电路电流I=$\frac{U}{R}$变小,电流表示数减小;电阻R1阻值不变,它两端的电压U1=IR1变小,
则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U2=U-U1变大,电压表示数增大;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滑到断点时,电路断路,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明显增大.
故答案为:减小;增大;明显增大.

点评 本题是一道闭合电路的动态分析题,考查了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变化情况的判断,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掌握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实验桌上有细线若干、两种规格的钩码(0.5N、2N)足够多,弹簧测力计一只(量程为5N、分度值为0.2N)、三种规格的注射器A、B、C(量程分别为20ml、10ml和5ml)、滑轮一只以及刻度尺一把.要求利用现有器材粗略测量大气压强.甲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甲所示,乙同学设计的方案如图乙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应该在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或钩码的重力);
(2)甲同学在实验时发现,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时,活塞仍没有移动.欲仍然采用此方案完成实验,需做的改进是:换用C注射器.
(3)请把甲同学设计的数据记录表格补充完整,标有“--”符号的空格不填.
钩码的个数大气对活塞压力F/N注射器的刻度部分容积V/m3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L/cm 大气压强的值P/Pa
----------
(4)用上表所测量的物理量可得出大气压强的值为p=$\frac{FL}{V}$.
(5)实验过程中注射器筒内漏进了少量空气,则测得的大气压强偏小(大/小).
(6)按乙方案实验时,在增减钩码时无法达到实验要求,还需要的操作是:加挂一定钩码后,再用弹簧测力计向下拉,当观察到刚开始滑动时读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小花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已知电源电压为3V,她已连接了部分电路,如图1所示.

(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1中的电路连接完整.
(2)闭合开关前,应向B端(选填“A”或“B”)调整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路中的电流在开始测量时最小.
(3)测量过程中,某次的电流值如图2所示,则电流值是0.26A.接下来的实验中灯丝突然烧断,则电压表的示数变大(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组的小锋同学想测定小灯泡的电阻,那么小锋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断开开关,换规格相同的灯泡重做实验.
(4)在小灯泡损坏之前,小花测出了一组数据如表格所示,求出小灯泡电阻的平均值,你同意这种做法吗?说出你的理由不同意;灯丝的电阻与温度有关,不同电压下,灯丝的温度不同,电阻不同.
电压/v0.51.01.52.02.5
电流/A0.100.160.200.230.25
电阻/Ω5.06.37.58.710.0
平均电阻/Ω7.5
(5)实验过程中小花又发现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模糊不清,但电压表已损坏,小花找了一个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R0代替灯泡,用电流表和定值电阻测出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设计电路如图3所示.实验步骤如下:
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
②闭合开关S1、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1
③闭合开关S1,断开开关S2,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I2
④根据所测数据计算得出Rx的阻值
表达式:Rx=$\frac{({I}_{1}-{I}_{2}){R}_{0}}{{I}_{2}}$(用R0和测量的物理量的符号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小明在“探究干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所用的实验器材有:杠杆、支架、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细线和质量相同的钩码若干个

(1)实验前,如图甲所示,小明将杠杆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此时,应把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右(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不挂钩吗,保持水平方向静止,达到平衡状态.
(2)杠杆调节平衡后,如图乙所示,小明在杠杆上A点处挂4个钩码,在B点处挂6个钩码,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便于在杠杆上直接测量力臂,得到数据后小明马上整理器材,并得出了杠杆的平衡条件为:F1×L1=F2×L2,他这样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不合理为什么?只测了一组数据,结论不具普遍性,小明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改变力和力臂的大小,再做几次实验
(3)实验结束后,小明提出了新的探究问题:“若支点不在杠杆的中点时,杠杆的平衡条件是否仍然成立?”于是小组同学利用如图丙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发现在杠杆左端的不同位置,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处于平衡状态时,测出的拉力大小都与杠杆平衡条件不相符.其原因是:杠杆自身重力的影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所示的测量电路中,闭合开关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2.5V,V2的示数为3.5V,则V的示数应为(  )
A.6VB.1VC.3VD.3.5V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如图,金鱼缸中小金鱼口中吐出的小气泡,在升至水面的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这个过程中气泡所受浮力和压强变化情况是(  )
A.压强变小,浮力变小B.压强变小,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变小D.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7.2014年12月26日贵广高铁的开通是我省人民盼望已久的一件大事,是西南地区最便捷的铁路出海大通道,而且途经我州,极大地方便了我州人民的出行.在某动车启动过程中,该车的惯性不变,动能增大(以上两空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以站台为参照物,坐在车内的乘客是运动(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所示,用F=20N的水平拉力使重为50N的物体A沿水平方向在2s内匀速直线运动了0.5m,若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其摩擦均不计,则物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40N,拉力F的功率为10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第一位通过实验分析得出“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伽利略B.托里拆利C.阿基米德D.亚里士多德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