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洋洋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的活动中,选用了焦距未知的凸透镜

(1)将凸透镜安装在光具座上,用平行光作光源,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如图甲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

(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调到同一高度后,在水平桌面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_____。

(3)如图乙所示,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再移动光屏,直接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为止,生活中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原理来工作的。如果将图乙中光屏和蜡烛对调位置,实验小组同学发现其实也能成清晰的像,那么这个像的特征应该是一个_____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4)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动到标尺35cm处,移动光屏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_____(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5)如果用不透明纸板将凸透镜上半部分遮住,结果_____

A.像变模糊 B.不能成像 C.成一半的像 D.仍能成完整的像,但亮度变暗

10.0 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 照相机 放大 放大 D 【解析】(1)由图中,平行光线经凸透镜后会聚到一点,说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光屏上得到的最小、最亮的光斑便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焦距为60cm?50cm=10cm;(2) 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不成像,故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蜡烛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之内;(3)将点燃的蜡烛移到标尺10cm处,此时的物距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测试:综合训练1 题型:实验题

小成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 cm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烛焰高4 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烛焰高_____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______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 

(3)小成在B蜡烛的烛焰上放一根火柴,火柴_____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点燃; 

(4)小成以5 cm/s的速度匀速将A蜡烛远离玻璃板2 s时,B蜡烛应与A相距___cm才可能与A的像完全重合.

4 较暗 不可能 30 【解析】(1)蜡烛A烛焰高4cm,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物像等大,可知,B蜡烛的烛焰高也是4cm. (2)在比较明亮的环境中,很多物体都在射出光线,干扰人的视线,在较黑暗的环境中,蜡烛是最亮的,蜡烛射向平面镜的光线最多,反射光线最多,进入人眼的光线最多,感觉蜡烛的像最亮。所以最比较黑暗的环境中进行实验。 (3)因平面镜成的是虚像,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点,所以小成在B蜡烛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实验题

某同学研究容器对水平地面压力的变化情况。他在盛有水的薄壁柱形容器中放入不同的实心物体,物体浸没在水中且沉底,实验过程均如图所示,并用传感器测出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变化量ΔF,相关的数据记录在表一中。

表一

①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中ΔF和ρ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浸没在水中且沉底的实心物体,当V物相同时,ΔF随ρ物的增大而增大;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或3与4,或5与6)中ΔF和V物的关系及相关条件, 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二

③进一步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发现浸没的物体沉入水底后,存在ΔF 相同的现象。若用其它物体进一步实验,请在表二中填入拟进行实验的数据。____________

1与3与5(或2与6) 浸没在水中且沉底的实心物体,当ρ物相同时,ΔF随V物的增大而增大 【解析】①为了得到结论,应控制体积相同,找ΔF和ρ物不同的进行对比,所以可以比较1与3与5(或2与6) ②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以发现,物质的密度相同,V物增大时,ΔF也增大了.所以可得结论:浸没在水中且沉底的实心物体,当ρ物相同时,ΔF随V物的增大而增大. ③数据如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内盛有A、B两种液体,某实心金属小球浸没在A中,如图所示,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若将小球从A中拿出并浸没在B中(液体不溢出),则以下判断一定正确的是

A. 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B. 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A>p?B

C.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A>ΔpB

D. 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大小ΔpA=ΔpB

C 【解析】如图所示,液体在容器中的深度: ,此时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根据液体压强公式: 可知, . 将小球从A中拿出并浸没在B中引起的压强变化是因为球给液体的作用力引起的,因为都是浸没在液体中,且,所以球给A液体的作用力大于给B的,根据公式: 可知,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化变量: ,C正确D错误. 因为没有给具体的密度关系,放入B中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无法讨论,AB错...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上海市浦东新区2018年中考物理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单选题

下列物理单位中,用于电能表单位的是

A. 千瓦时 B. 伏特 C. 瓦特 D. 库仑

A 【解析】电能表时测量电功的工具,所以单位是:焦耳、千瓦时或度. 故选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作图题

如图所示,点光源S在平面镜后的像为S′,AC是从S点射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一条光线,请用直尺作出平面镜的位置和AC的入射光线

【解析】点光源S在平面镜后的像为S′,则S和S′关于平面镜对称,连接S S′,作S S′的垂直平分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AC与平面镜的交点为入射点,连接S和入射点即为入射光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湖北省孝感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题型:填空题

摄氏温度是以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摄氏度(0 ℃),以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摄氏度(100 ℃),将0 ℃~100 ℃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做一摄氏度(1 ℃)。大量的研究表明,自然界低温极限为﹣273 ℃,如果将﹣273 ℃作为0,建立一个新的温度叫T温度,T温度每一度的大小与摄氏温度相同,则27 ℃对应T温度的值是_____。在T温度中,有低于0的温度吗?_____(填“有”或“没有”)。

300 没有 【解析】如果将﹣273℃作为0,则T=t273,故27℃对应T温度的值是300. 自然界低温极限为﹣273℃,即T温度中的0,故在T温度中,没有低于0的温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测试: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题型:实验题

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如图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______(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大小比刚才的像要______些. 

(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节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到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相机 右 大 右 凸透镜没有正对太阳光放置(太阳光没有平行于主光轴入射到凸透镜上) 【解析】试题分析:(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物距,像到凸透镜的距离是像距. 如图,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此原理制成的. 当凸透镜的位置不变时,只向右移动蜡烛,要使光屏上再次出现一个明亮清晰的像,可以向右移动光屏,才能再一次成像,并且此时的像比刚才的像大. (2)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2018届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中考复习测试:第二十章 电与磁 题型:单选题

小明用漆包线绕成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后放入磁场,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后,发现线圈只能偏转至水平位置、不能持续转动.为使线圈持续转动,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A. 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

B.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

C. 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将线圈两端的漆全部刮去

D. 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干后在适当位置刮去半圈

D 【解析】根据题意,线圈只能转动到水平位置,是因为此时线圈受力平衡,为线圈的平衡位置。 A. 处于线圈平衡位置,即换用电压更大的电源,受力仍然是平衡的,不会转动; B. 换用磁性更强的磁体,线圈单边受力增大,但仍然受力平衡,不会转动; C. 重新制作匝数更多的线圈,也会线圈的单边受磁场力增大,但线圈两边受力平衡,不会转动; D. 在线圈的一端重抹油漆,干后在适当位置...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