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19.理想实验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是将实验条件、过程在思维中以理想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如为了研究轻重不同的物体在真空中的下落快慢,科学家曾做过下面的理想实验.
将大小相同的金、铅、木三个实心小球,分别同时放入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观察比较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下落的快慢”可以通过比较三个实心小球在同种介质的同一高度,由静止同时释放,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需的时间得出.
(2)在上述实验中,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依次是介质1、介质2、介质3.
(3)进一步推理可得:当三个小球在真空中同时由同一高度静止下落,它们下落快慢是相同(填“密度大的快”、“密度小的快”或“相同”).

分析 (1)体积相同、材料不同的小球在三种密度不同的介质中,从相同高度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通过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所用时间,比较出下落的快慢;
(2)观察三个小球在介质中下落到相同位置时,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
(3)该实验运用推理法:在减小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零时,材料、质量不同的小球下落的速度相等.

解答 解:
(1)运用控制变量法,使三个体积相同、不同材料的实心小球在同一介质的相同高度处,同时释放,比较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所用的时间,可以判断三个小球下落的快慢;
(2)三个小球在不同介质的相同高度下落到相同位置时,比较小球之间相对距离的大小,即可比较出小球在不同介质中下落快慢的差异;介质1中小球之间距离大,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大;介质3中小球之间距离小,说明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小;因此三个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由大到小的介质一次是介质1、介质2、介质3;
(3)比较介质1、介质2、介质3发现,三种介质密度为:ρ介质1>ρ介质2>ρ介质3,密度越小,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越小,当介质不存在,即为真空时,小球下落快慢的差异将消失,即它们下落快慢相同.
故答案为:(1)时间;(2)介质1、介质2、介质3;(3)相同.

点评 本题考查的是自由落体运动的探究性实验,内容虽然是高中物理的知识,但本题考查的方法却是初中物理经常用到的方法-控制变量法.所以对于不是初中物理知识的实验题,我们也可以采用控制变量法去完成它,也就是说我们学习物理更重要的是要掌握方法,当我们遇到新的问题时,也可以自己设计实验去解决它,不能只停留在我学过的、我会的实验题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工人用一均匀杠杆将重为1000N的货物匀速提高1m,如果动力臂与阻力臂之比为2:1,而工人所用的拉力为600N.则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1000J.杠杆的机械效率为83.3%,如果克服摩擦做功40J,则此杠杆的自重为160N.若要提高此时的机械效率,物体应该远离(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电池使用说明中都有一条提示:“请一次性更换所有电池,以免新旧电池混用”.小海同学用所学物理知识探究这条提示的依据.
方案一:用同型号串联的两节新电池和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分别给同一辆玩具电动车供电,让电动车在相同路面上运动.
(1)通过测量电动车运动的速度,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功率大小.
(2)通过测量电动车能够运动的路程,比较两组电池为电动车提供的电能多少.
方案二:用定值电阻替代电动车,通过测量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比较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差异究竟有多大.
小海设计了图示电路.将方案一中的两组电池和同型号一节新电池分别接入A、B间进行实验,将开关S闭合前后的电压表读数记录在下表中.
电源S断开时电压/VS闭合时电压/V
两新3.23.1
一新一旧1.91.3
一新1.61.5
(1)分析表中两列数据的第二列可知,串联的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不仅小于两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竟然也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2)为什么一新一旧电池给定值电阻提供的电压小于一节新电池提供的电压?
原因分析: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源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用一新一旧电池供电的电路中,废旧电池相当于在以一节新电池为电源的电路中串联了一个电阻.
(3)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需要换用不同型号新旧电池进行了多次实验.
实验总结:综全上述小海的探究,结合你的认识,从能量的角度可以得出电池使用说明中提示的依据是新旧电池混用,废旧电池会消耗新电池的部分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气体产生的压强(气压)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某科学兴趣小组同学了解到如下信息后提出了他们的猜想.信息:①自行车轮胎在烈日下暴晒易爆胎;②篮球充气越多,越不易被压扁;③密封在针筒内的空气只能被压缩一定的范围.猜想: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的多少、温度及体积有关.
(1)信息①(填序号)可作为“气压大小可能与气体温度有关”的猜想依据.
(2)科学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探究气压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步骤如下(假设水的体积不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步骤一:往气球内充入一定量的空气后,用细线扎紧气球口.
步骤二:在容器底部固定一滑轮,往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
步骤三:拉动绕过滑轮的细线使气球浸没在水中,标记水面位置并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步骤四:升高水温,拉动细线改变气球浸没的深度,使水面的位置保持不变,再次测出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
①气球浸没在不同温度的水中时,保持水面位置不变是为了控制气体(或气球)的体积不变.
②实验中对多个不易观测的量,进行了巧妙的“转换”.如“细线露出水面的长度越长”反映“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气球浸入水中的深度越大”反映气球内气体的气压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为了研究某湖水的污染问题,某中学“STS”小组的小明同学采集了如图a所示的污水样品,小丽同学正确地测量了样品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盘内所加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b所示,小亮同学将样品倒入图c所示的密封隔热的装置中,用恒定功率为82W的电热器加热(不计热损失和其他物体吸热).三人共同测得了表中所示不同时刻及对应温度的几组数据
f/min02468101214
T/℃2339557187103103103

(1)请以时间为横轴,温度为纵轴,依据表中的数据描点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2)由图a、图b可以计算出污水的密度为1.01g/cm3
(3)由图象升高温度段可计算出污水的比热容为4.06×103J/(kg•℃);
(4)由图象可知此实验测出污水的沸点是103℃;
(5)由于装置密闭,加热过程中,污水上方的气压大,致使污水沸点高,因此,此实验中测出的沸点可能比常压下的沸点偏高;
(6)要想测出常压下污水的沸点,在上述装置中,你可以如何改进?
答:在装置盖上开一个小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小科在观看世界冰壶锦标赛时猜想:冰壶在冰面上的滑行距离,除了与离手时的速度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外,还可能与质量有关.

为了验证这一猜想,小科、小敏和小思做了如下实验(如图所示):在木块上加放数量不等的钩码后,让木块从O点静止滑下,记录木块和钩码的总质量m和它在水平面的滑行距离S,记录数据如下表
质量m/kg0.100.150.200.250.300.350.40
滑行距离s/m0.420.410.430.420.430.420.42
(1)木块每次都从O点静止下滑,到达A点的速度 相同.
(2)从上述数据分析,可以得到的结论是:在初速度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条件下,物体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物体的质量大小无关.
(3)小敏认为: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对水平面的压力越大,则滑行中受到的阻力也越大,滑行距离就会越短.因此,他认为数据有问题,于是对上表数据做了如下改动:

请你评判小敏的做法并阐述理由:小敏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做实验记录数据时要尊重客观事实,不能随便更改数据;
(4)小思同学反思上述实验后认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将越远,因为:在初速度和所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相同的条件下,木块及钩码的质量越大,木块和钩码具有的动能越大,克服摩擦所做的功就越多,所以滑行的距离也就越长(请从功和能的角度回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一组学生研究“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关系”的探究过程如下:

A.小明同学提出假设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有关
B.他们计划利用一些小纸杯作为研究对象,用超声测距仪等仪器测量小纸杯在空中直线运动时的下落距离,速度时间的变化规律,以验证假设
C.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同学们先测量了单只小纸杯在空中下落过程中不同时刻的下落距离,将数据填入表中,图甲是对应的下落距离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然后将不同数量的小纸杯叠放在一起从空中下落,分别测出它们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乙中图线的1,2,3,4,5所示(对应的“小纸杯”数量分别是1,2,3,4,5个)D.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后,证实了小明的假设.
时间(s)下落距离(m)
0.00.000
0.40.036
0.80.469
1.20.957
1.61.447
2.0x
请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提出的假设是运动物体所受空气阻力与运动速度有关.
(2)图甲中的AB段反应出小纸杯在做匀速直线运动,其中x的值1.937米.
(3)图乙中可知小纸杯下落一段时间后均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原因是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小海发现电脑是利用风扇来降温的.他想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他猜想可能与风扇的扇叶宽度、扇叶长度、扇叶倾斜角度都有关系.为此他制作了几个
不同的小风扇,并用一个转速为300转/分的电机分别带动这几个风扇转动,去吹动同一位置的同一纸片(如图所示).下表为实验记录的数据:
序号扇叶宽度/cm扇叶长度/cm扇叶倾斜
角度θ
纸片被吹起的
角度α
13730°30°
22730°20°
33430°20°
43745°40°
5
(1)试验中,小海是通过观察纸片被吹起的角度来知道风扇产生的空气流动强度的.
(2)他在分析空气流动强度与扇叶长度的关系时,应选用序号为1、3的两次实验数据,得出的结论为: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扇叶越长,空气流动强度越大.
(3)由于实验次数少,上述结论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他想再制作一个小风扇,那么若要将该小风扇之扇叶规格的相关数据填在序号5的行内,除扇叶的长度一项数据变化外,其它的数据必须与前面所选的两次数据完全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选择题

9.600牛重的老人和300牛重的小孩一同爬楼,5分钟后小孩先到楼顶时老人只爬到一半的高度,则此时小孩一定比老人(  )
A.做功少B.做功快C.做功慢D.做功一样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