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图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穿过树林的阳光
B.雨后的彩虹
C.水中的倒影
D.海面上的蜃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利用这一特点,人们可以看到许多现象,例如日食、月食、影子、小孔成像、激光准直等;
②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③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光折射的实例有:筷子变折、池水变浅、彩虹、海市蜃楼等等在日常生活中;
④光的色散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由于不同色光折射程度不同,所以把白光折射分成各种色光.彩虹就属于色散现象.
解:A、穿过树林的阳光,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A符合题意;
B、雨过天晴时,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而成的,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原理,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C不符合题意;
D、海面上的蜃景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而引起的一种光的折射现象,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猜想水中加入别的物质后一定会对水的凝固点产生影响,为了验证,他将一些盐放入水中,并把盐水用容器盛好放入冰箱,研究盐水的凝固过程.每隔一定时间,小明就观察盐水状态、测出温度,并将凝固过程记录的温度数据画成了凝固图像如图所示.
(1)从图像中可以看出盐水从第10分钟开始凝固,凝固过程要________热,处于________状态,凝固过程用了________分钟.
(2)从图像中得到晶体的液态物质在凝固时的温度将________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凝固点为________℃.实验验证了小明的猜想,因为与水相比,凝固点变________了(选“高或低”)
(4)如果将一个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盐冰水混合物中如图所示,试管中的冰水混合物中的冰会________ (选填“变多”、“变少”或“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当开关S闭合后,灯泡L1 , L2都发光,两个电表都有示数,工作一段时间后,突然灯泡L2熄灭,L1仍然发光,两个电表都无示数,该电路可能出现的故障是( )
A.电流表断路
B.L2断路
C.电压表短路
D.L2短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学生为了测量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的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措施:
A.量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第1页~最后1页(不含封面、封底)的厚度,记录为L;
B.选用学生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没有磨损);
C.用表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每一张纸的厚度d;
D.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该页码为n.
(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沿斜面向上拉一个重为4.5N的物体到斜面顶端,斜面长1.2m,高0.3m,拉力做功为2.16J,则这个斜面的机械效率是%,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实验中,小明同学用一个电压表、一个电流表、一个开关、电压大于5V的电源、额定电压为3.8V的小灯泡和一个标有“20Ω1.5A”的滑动变阻器,设计的实物电路如图所示。
(1)如果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小于2W,电流表的量程应选 A。
(2)电路接好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特别亮,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较大.电路连接无误,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 , (两空按操作步骤先后顺序填写字母代号)。A.更换电池或小灯泡B.检查电路是否短路C.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至最大值位置 D.断开电路开关
(3)在实验中,若电压表示数为2V,则灯泡的实际功率 额定功率(填“>”、“<”或“=”);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测出灯泡的额定功 率,必须将滑片向 (填“左”或“右”),当电压表的示数为 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示数为0.4A,则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