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某同学组装的仪器如图甲所示,操作错误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_____。
(2)纠正错误后,继续实验,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当看到水中有大量气泡不断上升、____(选填“变大”、“变小”),到液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就表明水沸腾了;此时,酒精灯继续加热,水的温度_____(选填“不断升高”或“保持不变”)。
(3)某小组把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_____。
【答案】碰到杯底 96 变大 保持不变 水量过多、水的初温较低、酒精灯火焰较小等
【解析】
(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液体充分接触,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读数时,先确定是零上还是零下,认清分度值,再读数;沸腾时由于周围的水不断汽化补充到到气泡中,所以气泡上升不断变大;沸腾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液体从加热到沸腾需要的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水量的多少、水初温的高低、火力的大小等。
(1)由图知,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高,是错误的;
(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此时是零上,温度计的示数为96℃;
水沸腾时,从水底冒出的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周围的水不断汽化为水蒸气进入气泡内,同时水的压强减小,所以气泡会不断变大,升到水面破裂;
液体沸腾时,水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3)把水加热至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其原因可能是:水量过多、水的初温较低、酒精灯火焰较小、没有加盖等。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请将电表符号填在适当的圆圈内,两灯正常工作.有位同学读数时忘了写上单位,只记录了三个数分别是1.5、1.5、0.3,请问:
(1)通过电灯L1的电流是_____.
(2)电源的电压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下图所示实验中不是解释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
A. 口吹硬币跳栏杆 B.
用吸管吸饮料
C. 向两张纸中间吹气 D.
用B管向A管管口上方用力吹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小薇同学连接的实物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额定功率小于1W。
(1)同组的小明在检查线路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若此时闭合开关,可观察到的现象是:(写出两个即可)①_____;②_____。
(2)排除故障后,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①此表格设计不妥之处是_____;
②当电压表的示数为2.5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故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_____W。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电流做的功跟电压、电流和通电时间三个因素都有关。李明同学要通过实验探究电功跟电压的关系,他选用的器材如图所示。其中甲、乙两容器完全相同,电阻丝R1的阻值大于电阻丝R2的阻值。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他把实验电路连接完整。
(_____)
(2)他在该实验中选用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
(3)在这个实验中,李明是通过观察比较__________来比较电流做功多少的。电流通过电阻丝__________做的功多(填R1或R2)。
(4)由这个实验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为某型号豆浆机示意图,将黄豆和清水放入杯体经过如图乙“三次加热、二次打浆”的工序,可制作可口的豆浆。
(1)若豆浆机“加热”时功率为1000瓦,“打浆”时功率为200瓦。则按图乙工序完成一次豆浆制作,需消耗多少电能____?
(2)为了防止豆浆过少导致“干烧”和豆浆过多导致“溢浆”,小明设计了如图丙所示的电路,La、Lb是两个完全相同的电磁铁,Ra和Rb分别是安装在“防溢浆”水位和“防干烧”水位下方的压敏电阻,其阻值随压力的增大而减小。只有当豆浆液面处在“防干烧”和“防溢浆”水位之间时,电热丝才能工作。(假设电磁铁对衔铁的吸引力不会随距离的改变而改变,不考虑衔铁的弹力和重力)
①当液面高度为h0时,闭合电路中的开关S,电磁铁La吸住衔铁,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aˊ和Rbˊ,请比较两者的大小关系:_____。
②已知压敏电阻Ra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的变化曲线如图丁所示,请结合Ra的变化曲线画出压敏电阻Rb的阻值随液面高度h变化的大致曲线____,并在图中横坐标上标出“防干烧”水位h1和“防溢浆”水位h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钳子紧紧夹住没有顶帽的钉子同时用力拉钳子,可以把钉子从木头里拔出来,这里将钉子拔出来的力是
A. 钳子夹钉子的力B. 钳子对钉子的摩擦力
C. 钉子对钳子的摩擦力D. 钉子受到的重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是测量小车运动平均速度的实验装置示意图,让小车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下运动,关于小车通过前半段路程s1、后半段路程s2和全程s的平均速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最大
B.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最大
C.小车通过s1的平均速度大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D.小车通过s2的平均速度小于通过s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