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物理 > 题目详情

【题目】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传递拉力,并通过_______来改变F1F2的大小。

(3)保持F1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小车与桌面间的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不计 砝码数量 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析】解答:(1)甲图中的是木块,它与桌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而乙图中的是小车,它与桌面之间是滚动摩擦,其摩擦力较小可以忽略,实验更准确些;

(2)实验过程中,可以通过改变砝码的质量改变两个拉力的大小,其中利用定滑轮的好处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3)二力只有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才会平衡,因此利用该环节可以验证二力方向问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神舟11号飞船在加速升空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势能、动能、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减少,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B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减少,机械能不变

C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不变

D动能增加,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增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一滑雪运动员沿斜坡滑下,速度越来越大,在这一过程中,该运动员的(

A. 动能减少,势能增加

B. 动能增加,势能减少

C. 动能增加,势能增加

D. 动能减少,势能减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所示,一质地均匀的圆柱形平底玻璃杯,置于水平桌面中央,杯内水中漂浮着一冰块,关于冰熔化前后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玻璃杯对桌面的压强增加

B. 容器内液体的密度减小

C. 玻璃杯中液面的高度升高

D. 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1)某同学用如图装置测酒精的热值.加热前酒精灯的质量为m1,加热一段时间后变为m2;烧杯中水的质量为M,水的初温t1,末温t2,水的比热容用c表示.用以上符号表达该同学测酒精热值的计算式: .该同学测算发现,测量值比课本中的“标准值”小很多,请你写一条产生该误差的原因:

(2)有一种“涡轮增压”(T型)轿车,通过给发动机更足量的空气使汽油更充分地燃烧,比普通轿车(L型)更节能,排气更清洁.同样的汽油(如97#)加在T型轿车内比加在L型轿车内热值 (填“更大”或“一样大”或“更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小明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的熔化特点,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绘制成图象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冰是晶体

B. 冰的熔点是0℃

C. 冰的熔化过程持续了15分钟

D. 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通过如图的探究,我们对太阳光有了更多的了解:(1)阳光通过三棱镜,在光屏上呈现色彩光带,这说明 ;光屏上A、B是光带边缘的色光,则B为 光;(2)用温度计测试不同色光的热效应,可以 ,从而使它的示数变化更明显;实验表明 色光的热效应最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5分)在探究光斑的形状与孔的大小关系时,小华在地面上铺一张白纸,刻有边长为3cm等边三角形的纸板正对太阳,保持纸板与地面距离为1m不变,用另一张卡片覆盖在三角形孔上,遮住孔的一部分,如图1所示。让太阳光透过小孔,移动覆盖的卡片,改变通光孔的大小。刚开始时,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____(增强不变减弱);当小孔足够小时,此时光斑形状是____形,继续移动覆盖的卡片,减小通光孔的大小,白纸上光斑大小将____(变大不变变小),光斑亮度____(增强不变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来源: 题型:

【题目】同学们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

(1)如图甲所示,让平行光经过凸透镜后,在光屏上出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由此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______cm。

(2)用该凸透镜做成像实验,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如图乙所示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若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______(选填“能”或“不能”)观察到蜡烛的像。

(3)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5cm的位置,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A”;再接着把蜡烛放在距凸透镜28cm的位置,再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由实验可知像“A”______(选填“大于”或“小于”)像“B”。

(4)根据上述(3)的操作,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B”之后,张老师取下自己戴的眼镜放于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光屏上的像又变得模糊,小李同学发现:当光屏向左移动适当距离后像又清晰.由此可知,张老师所戴的眼镜是

____透镜,张老师的眼睛属于______(选填“近视眼”、“远视眼”或“正常眼”).

(5)小王同学将透镜及蜡烛、光屏置于光具座上(如图丙),做成像实验,记录每次成实像的物距u,像距v,物像间距L(u+v),绘出图线丁(以f为长度单位).由图可知,要想成实像,蜡烛与光屏的间距应满足L≥4f.经“百度”发现,物理学中,有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新概念”:放大率n=A’B’/AB=v/u,结合丙、丁两图,可知当物距u=1.5f时,n= 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